但他对常山、淮南、中山等其他兄弟,也没有表示支持。
而是将这个决定权力,交由东宫太皇太后决定。
太皇太后是个什人?袁盎太清楚!
说好听点,那是个总是在想要维系团和气,你好好大家好慈祥祖母。
说难听点,就是优柔寡断,妇人之见!
虽然平陆候占尽优势,但,楚王之位,至今没有确定,这就说明,红候也不是没有底牌。
比起这楚国兄弟相争。
南方赵国争夺,就更加激烈而充满火药味。
先帝十子,除没有成年那几位外。
常山、淮南、中山乃至于眼前这位江都,都是虎视眈眈。
看上去,切都美好而祥和。
而马邑之战大胜,更是让举国上下都兴奋莫名,大国意志与中央帝国,天朝上国骄傲,重又归来。
哪怕是在这南方江都,旧吴之地,变化也是明显而激烈。
在袁盎眼中,已经有几分当年荀子入秦所看到景象翻版。
唯不同,大抵是,荀子时秦国,不过隅之地。
比大王。
……
刘阏坐在自己王驾撵车之上,抬头望着眼前江河,然后紧紧身上狐皮裘子。
这是件雪白狐皮毛裘,温暖而舒适,让他能暂时远离这南国冬日寒冷。
抚摸着这件狐裘,刘阏心却已经飞回北方,飞去邯郸。
老太后,耳根子太软。
今天,常山王哭哭,她就倾向常山,明
兄弟内讧,已经不是预测,而是事实。
本来,眼前这位应该是胜券在握。
但……
奇怪地方就在这里。
今上怎也不肯策命自己手足,素来最亲江都为赵王。
而如今大汉帝国,却统治庞大九州,更开疆拓土,将诸夏边疆向东拓展数千里,直至极北之极,荒无人烟冻土世界。
然而,当前天下,却也并非没有隐忧。
最大隐忧和不确定性就在于,南方楚国与北方赵国。
这两个诸侯王国地位悬而未决。
为争夺楚王之位,平陆候与红候已经是针尖对麦芒。
“赵国社稷,缺失几近四年,楚国宗庙,也长久未得祭祀……”刘阏淡淡对着自己面前那个文官说道:“国不可日无君,如今,东宫却长久不定家国社稷之属,寡人实心痛也!”
“丝公天下贤达,可有能教寡人者?”刘阏说着就是深深拜。
袁盎回拜,然后道:“大王,先帝亲子也,陛下骨肉至亲,为社稷之宗伯,于情于理,都可上书直言……”
当今天下自吴楚之乱平定,先帝崩卒以来。
整个国家局势,都在朝着个未知但充满朝气世界疾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