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矿山和冶炼,还有纺织,这些产业,更需要廉价劳动力作为助推器。
当年,韩国人曾经想过用郑国渠来拖垮秦国。
结果,确实是拖住秦国。
但却没有拖垮,修郑国渠后,秦国国力,迅速强盛起来,很快就把韩国灭亡。
如今匈奴人这个计划在刘彻看来,跟韩国人当年想法差不多。
更别说,还要战马和奴隶作为交易品。
战马这东西,刘彻永远不会嫌少。
但,匈奴人应该不会卖太多。
可能会用大量劣马来充数。
但劣马就劣马吧!
若能用淘汰青铜武器,从匈奴人哪里换回来,足够数量耕牛。
譬如说十万,二十万这样数量。
那,未来两三年,刘彻就可以让三河(河内、河南、河东)实现全耕牛化,再花十年,让中原耕牛普及。
另外,牛群还是汉军远征必不可少肉食。
再没有比牛群更适合跟随大军行动,并且随时补给军队牲畜。
今中国奇缺耕牛。
官府在册耕牛数量,全国加起来,不足五十万头。
其中三十万头还是官府养,民间耕牛保养量,加起来才二十万!
以至于在关东地区,甚至依然存在着人犁——既以人挽犁。
这样不利局面,已经持续几十年。
用牲畜和奴隶贸易,稳住中国。
等他们西进之后,实力增强,再回头跟中国对峙。
这样最起码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他们算盘,打很好。
大抵应该就是用从乌孙、西域还有未来大宛,抢来牲畜、人口和牛羊,来买汉朝武器,再用汉朝武器,继续去抢更
起码,也是马,也能承担运输和耕作任务。
至于奴工……
现在,刘彻只想说——有多少要多少。
万不嫌少,百万不嫌多。
黄河、长江、道路、桥梁、渠道,这些都需要海量劳动力。
自古以来,大军出征,都是牛群相随。
历史上,著名弦高吓退秦师故事,就说明,在春秋时期,中国军队已经习惯用牛作为犒赏军队牲畜。
毫不夸张说,未来中国对牛需求,不是十万,也不是五十万,极有可能是百万,甚至数百万!
要殖民印度,最起码,中国也得有个五百万牛群。
打仗,不仅仅要拼军队,拼装备,拼战术,还要拼后勤!
虽然国家直重视蓄养耕牛,但是,牛这个生物,繁衍起来是很慢。
它又不是猪,胎就能产十几头。
但匈奴却有着大量牛群和羊群。
上次夏胭脂嫁给来,单单陪嫁牛群,就是数千头。
历史上霍去病次性从匈奴人哪里,就抢牛羊牲畜百万头之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