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人军队,立刻就挺起胸膛,高声唱起那首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
他从南越国带来长安当年秦军将佐棺椁,那些没有找到家人接受无主棺椁百余具,被统覆盖上秦帝国黑龙旗。
汉军禁军,身着当年秦军黑袍甲胄。
以十二人为队,十二队为列,抬着那些秦军棺椁,动不动站立在骊山脚下。
十二辆秦朝时战车,满载着士卒,从这些站笔直军列之前驶过。
“肃立!”战车上军官,大声下令。
“呵呵……”对赵佗马屁,刘彻点也不在乎全盘接受。
……
第二天,赵佗才知道,他对那位中国少年天子话,理解还是不够深刻。
此刻,赵佗身在骊山秦始皇帝陵寝之前。
骊山上下,已经被修葺新,山上,还出现几座为历代秦王祭祀神庙。
允方叔,征伐猃狁,蛮荆来威!易云:有嘉折首,获匪其丑。就是这个意思!”刘彻负手而道:“司马法曰:军赏不逾月,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秦皇帝不赏,朕再不赏,何以令天下英雄,知朕内志?”
易之折首!诗之雷霆!
赵佗自然不陌生。
这可是中国对于大臣武将最高褒扬之词。
屠睢、任嚣,这两位老上司,能获得如今中国天子,这样等级赞美,对赵佗来说,真是意料之外事情。
所有方阵士卒全部肃立,挺胸。
然后,自骊山之上,走下整队汉军士卒。
这些士卒踩着整齐步伐,穿着明亮甲胄,手持着柄柄寒光闪烁陌刀,沿着骊山上道路,步步,极有节奏走下来。
每个士卒之间步距,都是丝毫不差。
这队士卒走下山道,走到那列队军阵之前,个带头汉军校尉向前步,将手里陌刀郑重放到左侧,然后个漂亮而精彩转身,面朝自己属下:“立正!向故秦征越大军阵亡、殉国将佐致敬!”
这差不多也是历代中国王朝会做面子工程。
派几户农民给前朝君王祭祀守陵,成本不高,但效果很大。
通常都能安抚住前朝遗老。
虽然如今,秦国已经没有遗老,但这样做,也能让天下人看看不是?
真正让赵佗肃穆是,现在出现在他眼前这幕:
连带着,他对如今这位少年天子观感也开始无限好起来。
军人,基本上都是如此。
他们总是会爱戴和拥护那些支持他们扩张君王。
现在这个天子,虽非秦皇,但,已是天下共主!
“陛下天威,老臣感佩……”赵佗很认真对刘彻道:“先将军,先都尉,若九泉有知,亦会愿为陛下执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