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杂家口号是要兼儒墨,并名法,无所不贯通。
换句话说,人家要将诸子百家学说统起来,为自己服务。
但天子既然问起来,他就必须诚实回答,否则,欺君之罪帽子压下来,轻则死全家,重则连累师门。
于是,公孙弘只好硬着头皮答道:“是,陛下!”
“那爱卿何以又修《公羊》?卿莫非以为,吕子不如孔子?”刘彻接着问道。
只是八卦信息在刘彻眼里只是扫而过。
刘彻比较感兴趣是,根据绣衣卫调查,公孙弘在拜在胡毋生门下学习《春秋》之前,根据可靠情报报告,他在北海边放猪时候,曾经自学《吕氏春秋》和《尸子》。
这些可都是杂家著作。
而其在虎贲卫屯垦团表现也证明,他,公孙弘,不是个典型儒生。
恰恰相反,动手能力非常强。
前,还被人嘲笑是书呆子,老婆都受不跟人跑。
最终却逆袭成功,还衣锦还乡,回家显摆好几年。
又若主父偃,功成名就后,拿出五百金,摆在自己家院子里,啪啪啪抽那些过去看不起他,羞辱他和鄙视他渣渣们脸,打他们双脸红肿,好不爽快。
但与朱买臣跟主父偃不同,刘彻并未听说过,历史上公孙弘发达,就回去报复传闻。
反倒是此人在建元元年,从长安回归老家后,宅在老师家里读书,直到元光元年,再次被举出仕,修炼出降龙十八掌,从此独步朝堂。
这个问题就诛心。
要换几百年后,儒生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对皇帝说:圣人之学,举世无双,天下
根据虎贲卫报告,他在屯垦团里,居然还有闲情雅致,教导移民养猪,并且写个有关养猪技术指导类条例。
而结果是,虎贲卫屯垦团里,养两百多只小猪仔,而且,长都挺不错,明年就能杀吃肉。
另外,在指导耕作方面,公孙弘并未墨守成规,而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土地、气候和环境,重新调整耕作方式,他甚至打过报告给上级,请求在当地试验种植水稻,原因是他发现,当地水利资源丰富,能开垦出不少水田……
刘彻放下报告,看向跪在自己面前公孙弘,故意问道:“朕听说卿曾经自学过吕氏春秋和尸子?”
公孙弘心里咯噔声,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
不过,也可能跟他仇家已经死光光有关。
毕竟,即使是现在,公孙弘也已经四十多岁。
当初那个退婚女主,现在估计都当奶奶。
而且公孙弘混也不差。
他现在妻子是其老师胡毋生好友,齐国大户王氏之女,年方十六,重点是——三年前成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