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避免日后史书上有人唧唧歪歪什李广难封,刘彻就将李广放进封君名单里。
反正过几年开匈奴副本,以李广现在年纪和资历,只要不是太笨,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相信还是能刷到足够战功封侯。
除李广和直不疑这两个特殊情况外,其他人封赏,就都非常正常,且符合其本人功绩。
“先帝立大德,嘉以天下元元,朕自受命以来,常思先帝之德,欲崇黄石之祀而褒萧曹之贤,士大夫将军,佐朕皇父,内除贼臣,外惩夷狄,功在社稷,其令有司,表先帝功臣,上奏朕前,朕将论功而赏,以褒功臣之属!”虽然名单早就在刘彻跟周亚夫以及晁错三人黑箱操作下拟好,甚至早就递交给东宫,得到东宫同意,但必要过场还是走走。
至少得唬弄下天下人,让大家都以为,老刘家封赏,全部都是公开公平公正透明。
虽然后人给李广辩解,说李广是个纯粹军人,不懂政治什……
然而,不管再怎洗地。
也是无法清除这个污点。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仅仅是这句话,就足以击溃所有为李广辩解全部说辞。
夫,直不疑也捞个将军领兵出征打回酱油——他甚至都没有上前线,周亚夫就在下邳击溃整个叛军主力……
像他这种情况,无论如何,是不适合封侯。
但作为九卿,尤其是身处大农令这样关键位置九卿,不封个高级贵族,不像话。
这就好比后世天朝计委主任居然没有入党样可笑。
所以刘彻随便找个借口,就将直不疑塞到名单里。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但也就仅仅是走下过场。
丞相周亚夫立刻就拿出份早就拟好奏疏,呈递在手上,拜道:“启奏陛下,臣亚夫与群臣共议,臣等皆以为:仁宗孝景皇帝立大德于天下,施隆恩于四海,嘉元元,抚孤寡,内除贼臣,外御夷狄,实乃万古难得见之圣天子。今江都国中尉臣嘉、大鸿胪臣浑邪,赵内史
春秋战国时期教训,告诉所有皇帝。
假如恩自下出,礼乐征伐操于诸侯之手,那国家就要面临怎样局面。
所以,这次,李广依旧跟列侯爵位说再见。
刘彻可不想,日后有人有样学样。
那样话,藩镇割据,就祸不久矣。
除直不疑之外,其他人军功,倒是实打实。
只是,某人,让刘彻颇为为难。
这个某人,就是李广。
李广在镇压吴楚叛乱时表现和战功,都能让人无话可说。
但他接受梁武刘武将军印和赏赐,却是个大让人,都没办法给说好话巨大错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