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见,也微微点头。
这些,都是人才啊!
尤其是伍被,刘彻在前世时,曾经看过他单独写几篇策论,总来说,这是个非常清醒,而且极有远见人物。
前世,倘若不是伍被为刘安连累,他极有可能成为汉室类似管仲样大臣。
至于晋昌与左吴,也都是
恐怕前几次,列侯勋贵和士大夫们旦试探出他软弱。
那,很有可能,现在,刘彻就成个被关在未央宫里泥塑雕像。
类似平阳侯曹参这样,能把口水喷他脸上大臣,也会如同雨后春笋样冒出来。
宋明皇帝,不就是这样子被士大夫们变成他们手里提线木偶吗?
又过两天,宋子候许九带着三个人,入宫谒见。
反正,只要不闹太过分,影响国策制度,那就由他去。
且,这擅权在本质上来说,也是属于统治阶级员。
他们地位,由汉律和太宗孝文皇帝诏书,共同给予保证。
内史衙门和天下郡国各级官府,每年十月,不也会广邀辖下擅权,共同商讨平贾之制?
将类似这样过去已经实施二十多年官民协商级别提高两级,好像也无伤大雅——反正,朔望朝向来是嘴炮地方,真正做决策,还是常朝。
遥远草原上战争,与长城内中国无关。
此刻,中国大地,开始进入丰收季节。
几个整个国家力量,都集中起来,为秋收做着各种准备。
尤其是关中,为避免农民被坑,刘彻特意命令大农令和御史大夫衙门,派出巡视工作组,监督和巡视关中各县粮食收购与税赋缴纳情况。
同时,刘彻还下令,特许关中各县擅权,可以参与九月朔望朝。
不用问,那三个人肯定是与许九合著《民富》那三位前世淮南八子中伍被、晋昌、左吴。
刘彻特意抽时间,在温室殿单独接见这四人。
伍被、晋昌和左吴,都是很年轻文人。
年纪几乎都在三十岁之下。
尤其是伍被,最多也就二十四五岁样子。
而刘彻心里却是偷偷乐下。
他现在算是明白,为何老刘家,连续几代皇帝,都定会给人留下睚眦必报印象。
实际上,其实并不是皇帝本身心胸狭隘,而是实在不如此不能威慑群臣,树立权威。
可以想象,刘彻之前,若是直表现像个好好先生。
别说现在,准许让擅权们参与朔望朝。
对此朝野反应都很平淡。
现在朝臣和贵族们算是明白。
天子就是喜欢隔三岔五,玩些新鲜花样。
跟他对着干,很可能引火烧身。
既然如此,那,干脆就有着他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