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敢这不怕死。
再加上,刘彻要求是群臣用文字来表达观点,所以,许多对此不满大臣,都决定回去好好写篇文采飞扬,引经据典,规劝天子美文,劝谏君上。
所以,这个插曲很快就过去。
终于,到关键时刻。
“朕昨日命宗正将朕所拟个诏书,传给诸卿参详,未知诸卿可有什想法?”刘彻说完这句话,就对王道吩咐:“再宣读遍朕诏命罢!”
于是,刘舍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回去后,就将这个愣头青脚踢到胞人寺去。
胞人寺,顾名思义,这是个主管宰割牲畜,供给宫廷衙门。
孔子说,君子远庖厨。
你不是清高吗,你不是文雅吗?
哥就让你去胞人寺,看你丫还清高不?文雅不?
疼。
他官职——导官令本职工作,确实是负责择米。
只是随着时代发展和制度变迁,导官令渐渐拥有些与本职工作相关联事务,譬如说管理假田租赁什。
但,无论如何,在少府体系明文规定中,导官令主要就是给皇帝、妃嫔和太后择米!
择米这个工作,在民间可是贱业中贱业,般只有大户人家奴婢才会专门干这个活计。
“诺!”王道跪下来叩首领命,然后,捧着份帛书,走到御阶前,朗声道:“皇帝诏曰:……”将那个诏命内容复述三遍。
这就是传统意义上所谓三读。
三读期间,有反对意见,都可以随时提出来。
但倘若三读过后,无人反对,那就意味着这个命令产生法律效应,必须从上到下,严格落实。
郡国要是敢对在朝议三读通过命令推三卸四,阳奉阴违,那就是对抗整个国家,整个世界
刘彻却没有再去关心这个跳起来送脸上门家伙。
老实说,若是黄门侍中或者给事黄门侍郎什跳起来,刘彻还真要头疼,因为,这两个官职都是清贵无比,擅长嘴炮。
好在有个愣头青跳出来给刘彻打脸,那两个家伙再跳出来,那就是要摆明跟刘彻刚正面。
跟皇帝刚正面家伙,毫无疑问是来骗廷仗。
只是,老刘家廷仗,动不动就会出人命。
虽然说给皇帝当奴才,那也是高贵奴才。
但当面被天子指出来,这就是打脸。
许远顿时就将头都贴到地面,不敢抬头。
而他顶头上司,刘舍却依然是红着眼睛看着他,恨不能将这个家伙吃。
若非现在是在朝堂上,刘舍真是恨不得将这个不知死活家伙大卸八块——尼玛,自己作死别搭上劳资,要是因此连累自己为天子所记恨,刘舍真不知道该去跟谁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