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是这样也就罢!
刘邦对卢绾是深信不疑,从来没怀疑过卢绾这个好基友会对自己不利。
但问题关键是,卢绾在被自己手下说服后,忽然发现,貌似哥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刘邦什德行,哥也是清清楚楚。
长安那个宝座,刘邦坐,哥难道坐不得?
野心旦滋生,立刻像瘟疫样感染卢绾全部思维。
本来,事情到这步,应该就是个大团圆结局。
但奈何,很多时候,事情并不是以人意志来发展。
汉十年代王陈烯谋反,刘邦再次统兵出征,同时传令自己好基友卢绾同进剿。
陈烯这个人与匈奴关系很深,见势不妙,就派人出使匈奴想当带路党。
而卢绾见此情况,出于给好基友减压想法,也派出使者,出使匈奴,在匈奴国内宣扬陈烯已败消息。
到大都是好基友。
刘邦没钱吃酒,就去卢绾家里打秋风,卢绾犯罪被官府通缉,刘邦就把他藏起来。
乃至于后来,刘邦长子刘肥出生后,就拜卢绾为亚父。
等到刘邦起事,卢绾辅佐左右,始终不离不弃。
汉室建立后,论功行赏,虽然萧何曹参周勃陈平张良韩信,任何个人才能与功劳都能甩卢绾十几条街。
在野心驱使下,卢绾派人告诉已经出现败亡情况陈烯,让他赶紧跑去燕国边境,然后引来匈奴人,造成燕、代、匈奴三方混战局面,迫使刘邦停止对陈烯攻击。
可惜,卢绾低估自己好基友对叛徒忍耐。
即使匈奴人搀和进来,刘邦也依然毅然决然进军。
并最终消灭陈烯叛军。
在战争中刘邦得到不止个陈烯降将口供,这些口供都指向卢绾
结果,事情在这个时候出现百八十度转折。
卢绾派出使者,被陈烯派出去使者用唇亡齿寒和养寇自重说法给说服。
然后,卢绾自己又犯下个致命错误——他先是在听说自己手下自作主张与陈烯苟合后大为震怒,直接上书刘邦,请求诛灭那个使者全族。
然后,等那个使者回来后,卢绾自己又被自己手下说服,再次上书刘邦——先前那个事情,兄弟道听途说,哥哥别放在心里……
有这作死人吗?
但是,却没有人比得上卢绾所受封赏。
刘邦先以卢绾为太尉,使之成为汉室历史上首任太尉。
其后又封卢绾为长安候……
以长安为封国,等若宣告天下:这是哥基友,你们谁都别得罪!
汉五年,燕王臧荼反叛,刘邦统兵将臧荼击败,然后就毫无预兆借口卢绾有功,封其为燕王,使其成为汉室异姓王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