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狄百姓,管他匈奴人还是三越、西南夷呢?反正,他们都没给长安交税纳粮!
个汉民奴仆,年交六百钱,个夷狄奴仆,岁百二十钱。
年下来就能省下四百八十钱,十个奴仆年就是四千八。
现在,个壮年男奴,值钱三万。
换句话说,用夷狄奴隶,几年时间就能赚回个新奴隶,而汉人奴隶,要亏掉个!
对于向来以勤俭持家为本中国人来说,这简直是无法忍受个对比!
周亚夫就更不用说。
他在绛县候宅和长安府邸里,养着上百奴仆。
这些奴仆为他打扫宅院,洗涤衣物,耕地放牧。
若是在以前,不管什人,律五算征收奴仆人头税时候,汉民与夷狄,选那个还用想吗?
当然是更加勤快和老实汉人!
询问周亚夫在这个问题上看法,其实主要就是想转移话题。
他可不想跟周亚夫这个他在朝廷里最大靠山兼盟友为个意识形态上问题闹僵。
他真要是那死板顽固分子话,那他也就不会去安抚其他激进分子,用个仁宗来和稀泥。
对袁盎这种现实主义者来说,意识形态什,能争则争,不能争,还是该干嘛干嘛。
至于他现在问这个问题。
彻侯大臣尚且如此,那些无权无势,只有钱财,要忍受地方摊派商贾地主,会怎选,那就完全不需要想!
而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每多个自由民,就多个征收税赋,抽调徭役、兵员地方。
是以,周亚夫和晁错都觉得,这个政策很不错。
即没有伤害到地主豪强和贵族们利益——他们本来不管汉民夷狄民,都要交五算,现在,只要汉民五算,夷狄算,那自然是赚。
又能用此政策,来逐渐瓦解当下日盛日蓄奴风潮。
只是,现在,天子颁布这个汉民奴仆五算,夷狄算政策后。
地主们用什奴仆这还用想吗?
可能侍女奴婢以及管家厨师车夫,他们大抵还是会用知根知底汉人。
但耕地放牧,挖矿下地这等重活累活,肯定会选择夷狄奴仆。
原因很简单,有利可图!
其实,他根本没有发言机会。
口赋这个东西啊,根本不归外朝臣子操心,要急,也是少府急!
周亚夫闻言,却是思考会,道:“陛下立意高远,非等臣子所能揣测,只是,某私以为,此乃善政,往后,汉民为奴为仆者,恐怕会越来越少,地主豪强,也不会再刻意去逼迫小民卖身!”
袁盎闻言,也是点点头。
袁盎自己本身就是个大地主,家里有上百顷良田,奴仆自然也有不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