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他插不上嘴,正德也听不懂,常常个字拿出来,大家就能从三皇五帝开始讲起,讲头头是道,然后说为什用这个字行,用这个字不行,正德也觉莫测高深,毕竟杨卿过世,这是极为隆重事,草率不得,所以他也不敢插嘴,由得群臣争执。
众大臣最后终于取得妥协,用两个既不算太高又不太低,各方都能接受谥字,给这位刚刚出炉威国公定下谥号。当下翰林院掌院院士卢瑾满头大汗地上前拜道:“启奏皇上,臣等已给威国公定下谥号。”
“喔?”心力交瘁,又被他们烦昏昏欲睡正德皇帝精神振,马上
子侍读,而且引进农作物,改良农业;开海解禁,加强商业,新帝登基后,许多政令条文都有他参予意见,包括刘瑾进谏那四十多条激进改革条款,杨凌都在其中提出过自己见解,并最终经皇帝批准予以颁布,这说来该封文谥。
群学究对人身后之名实比生前事还要重视,就文谥武谥又争来争去,半天不见结果。正德皇帝烦,“啪”地拍桌子,来个锤定音:“不要争,杨卿文武全才,文治武功皆有建树,赐杨卿四个字谥号,文谥武谥都要!”
皇上金口玉言,都下旨,那就照办吧。
文在武之前,众*员就开始先议文谥,自宋以来,文谥之中“文正”是最高荣誉谥号,司马光、范仲淹,都曾获谥“文正”,而本朝,到目前为止,只有个方孝孺获此殊荣,称“方文正公”。
方文正来之不易呀,那是用灭十族代价换来,谁能比他狠呐。杨凌都从世袭侯爷变成世袭国公,荣宠无以复加,再给他个最高封号,谁能服啊?
这些言官眼热不已,天下读书人也不服。要知道,官职再高,总是时,可这谥号,可是千秋万载,永载青史,那是对个人生评价。
司马光、范仲淹做过宋朝什官儿,谁现在还记清楚,谁还在乎?可你只要提他谥号“文正”,凡是读书人没有不肃然起敬。
“生晋太傅,死谥文正”是为人臣者追求最高目标,便宜不能都让他占,于是文正谥号被众*员自动忽略,开始继续议下个字。
谥号专用吉字共七十三字,文臣适用吉字排行依次是正忠恭成、端恪襄顺等等,武将则是忠勇穆刚、德烈恭壮等字,位次定高大家心里不平衡,定低皇上不乐意,个谥号说道大着呢,不好办呐。
刘瑾很无聊地看着这些掌管着江山社稷、亿兆百姓大臣们为个破名号斤斤计较,寸步不让,在那儿引经据典地讲个不停。可这玩意儿学问太深,他也不懂,插不上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