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已有人背后称刘瑾为“立皇帝”,上朝时正德皇帝是坐着皇帝,而他这个侍候在边人就是立皇帝,权势熏天,不可世。焦芳对此忧心忡忡,这才迫不及待写信给杨凌,要他尽快拿个主意,否则等他回京,天下已尽入刘瑾之手。
杨凌仔细看罢,弹弹信纸,露出丝不屑地笑容道:“立皇帝?既然称皇帝,怎还立着?坐皇帝让他立着,他才立得住,让他躺下,他就不敢站
林院,也就是法律监察系统和宣传喉舌。
这派看起来没有实权,手下*员要官职极小,甚至才六品七品,要全是些闲职,平时吟吟诗、作作画,年也没个人登门拜访,请托办事。
可是你不找他,他可以找你。这些人虽然官不大,但是七品也能弹劾品,极具政治杀伤力。他们管是监察百官政绩、巡视郡县清廉、纠正司法冤狱事,虽然挺讨人嫌,不过也挺让人畏惧,真要被他们逮着把柄,不死也能把人整脱皮。
杨凌没有把柄可抓,又深受皇帝宠信,手中大权在握,还是曾经被这些人造出把柄来,弄得狼狈不堪,甚至直到现在在些地方他名声还很不好,就是出于这帮人杰作。
这派核心人物马文升、刘大夏、韩文等核心领袖先后离职,现在人才凋零,目前名义上领袖变成李东阳、杨廷和以及翰林院、御使台几位元老,但是他们不像杨凌和刘瑾那样令出门,权力组织就有些松散。
这来就给刘瑾机会,韩文倒,刘瑾趁机威逼利诱,封官许愿,拉拢科道中些见利忘义者为他所用,监察系统和宣传系统分化,部分势力归刘瑾。
背叛者从来都比直敌人更招人恨,汉*比鬼子更叫人憎恨就是这个道理。这些人背叛引来道德感强,直坚守阵地同僚们极大怨憎,于是开始内讧。
这种内耗,又没有个强有力领袖出来制止,使刘瑾浑水摸鱼,趁机打压,整走批人,整垮批人,整寒心批人,等到李东阳、杨廷和眼见事态难以控制,终于下定决心出面时,这块阵地主要力量已经落到刘瑾手中。
二人只能尽可能保护住批人不致罢官免职,仍然留在原任,但是这批人都属于问题分子,现在基本处于冬眠期,只能蛰伏自保,没有个强有力领袖带领下,在朝政中已经谈不上什影响力。
目前京中形势边倒,除直保持中立中间派,和杨凌出京时就吩咐只可虚与委蛇,不得与刘瑾对抗本派班底没有受到损失,元老派已失去和刘瑾直接对抗能力,并且使他力量更形壮大,现在京师几乎成刘瑾言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