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这几年时不时也会听说武媚之名,武媚曾是他后宫里嫔妃,可人都送给李元婴那久,他也没怎再关注她。
听房玄龄说李元婴这几年不仅把滕州交托给她,现在还推举武媚当州刺史,李二陛下不由拿起李元婴那封举荐折子看起来。
李元婴在折子上把武媚夸得天花乱坠,把她称为大唐女子表率,又列举她坐镇滕州串成就,表示她绝对胜任州刺史之职。接着李元婴又开始狂拍马屁,说什大唐应该有大唐气度,要敢于开千年未有之先河,苏州地开放包容,定能接纳大唐第个女刺史。
李二陛下很快扔下折子。
他怕自己再看下去不是被李元婴说服就是想打李元婴顿。
示自己定要去岭南看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他是天可汗,那大唐就没有他去不得地方。
要是岭南道真那危险,去趟都容易得病,那朝廷为什没有免除岭南百姓赋税?
李二陛下犟脾气上来,十头牛都拉不住,连魏征都无计可施,只能在李元婴上门时逮着他骂半天,说他整天撺掇李二陛下和太子往外跑。
李元婴觉得自己挺冤枉,他们想去和他有什关系?
这几年陆陆续续也出过几个女进士,基本上都是往滕州那边安置,主要是很多地方并不接受由女孩子当把手。倒是明字科、明经科这些科目有不少女孩子考出头,留在长安做些文书工作。
这些转变并不显眼,注意人也不多,渐渐地连各个衙门都习惯有女子出入其中。
要是再细究下去,很容易发现这批考出来女子大多和滕州书院有千丝万缕联系。
这世上出色人本就不多,出色人之中再分出男女话,能数出名字来人就更少。虽然武媚确实有过人之处,但就算是男子也没有二十出头就能当刺史,除非对方和李元婴他们样出身皇
由于大伙注意力都在李二陛下南巡这件大事上,李元婴暗搓搓走后门搞个小动作:把推举武媚为苏州刺史。
按照朝廷升迁规定,地方官不能扎根在原地不挪窝。武媚在滕州已经待得够久,政绩出不少,但因为背靠滕王府缘故表现得并不突出。
李元婴觉得武媚是时候升个官,向所有人展现她本身能耐。李元婴暗搓搓上下打点,本来想趁着大家都在吵该不该南巡悄悄把事情定下来,结果房玄龄那边还是第时间发现他意图。
房玄龄觉得不行,武媚在滕王封地搞搞事情已经很出格,怎能真让她独当面当州刺史?
房玄龄拿着李元婴暗中塞上去推举折子去找李二陛下告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