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要就是这份魄力,文相公是不折不扣爷们,在他力主之下,官家终于同意裁军。
在文彦博和庞籍紧密部署下,各地厢军、边军中,凡年龄在五十岁以上,或自愿归农,都可以回家。这样国家可以节约军饷,民间也有人种地,老卒们也可以与亲人团聚。最后全国累计裁军八万人,国内也没有发生什恶性事件,宋朝开国来首次大裁军宣告成功,大大缓解财政紧张。
但是,还没来得及乘胜追击,两人便相继被搞下去,其中搞掉文彦博时
个禁区。但财政问题不能不解决,官家又不同意再增加百姓负担,所以只能向军费开刀。
宋朝军费,年高达八九千万贯,是财政支出绝对大头,朝它开刀也是理所当然。
削减军费方法,就是裁军。裁军之议,由前任宰相文彦博提出,当时围绕着裁军与否,朝廷还进行番激烈大讨论。支持裁军*员认为,天下承平已久,兵员数量却有增无减,等于是朝廷拿出八成财政收入,养大群闲人,实在没什用,所以可以裁撤。
反对裁军人却啐道,你们这群蠢材,知道‘募兵制’是们国策?所谓‘募兵制’,简单说,就是在水旱年、民不聊生时,z.府出面,把灾民们都收编成军人。让他们当兵吃粮,为国家出力。对于已然造反农民起义,也大都采取招安,收编为朝廷军队,自然就没有造反。
所以说,后世不理解宋江,认为他是窝囊投降派,实际上是不解宋朝情况。在宋朝,造反者大都是奔着招安去,老宋不过是随大流罢。
这项制度始作俑者,开国皇帝赵匡胤曾得意说,这样可以让国家‘发生叛乱时,有乱兵而无乱民;在灾年时,有乱民而无乱兵。”他天下,怎样折腾都出不大事。
必须要承认,这手很有用,乃至大宋开国百年来,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叛乱。所以反对派说,军队就是用来吸收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果随意裁军,那玩惯刀枪、满身戾气军汉回到地方,是要滋事闹事,影响社会稳定。
双方展开激烈争论,因为什时间都是保守派居多,所以反对裁军意见占上风。而且官家也怕裁军之后,各地治安急剧下降,眼看裁军之议就要泡汤……
但这时,文彦博得到西府长官支持。当时枢密使还是庞籍。庞相公虽然在后世戏台上是个大白脸,但事实上,却是个不折不扣好官。他也认朝廷冗兵之患太甚,应当削减。
有庞籍支持,文彦博立下军令状——如果裁军以后社会治安出现问题,或者其他方面出现问题,唯是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