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惨败,是宋夏两国停战以来首次。而麟州守军没有军令,乱纪妄动,丧师辱国,朝野震怒,自然要查到底。御史张伯玉受命前往调查,到并州,就立即解除庞籍兵权,要求他交出所有军事档案。
庞籍知道自已肯定完,心里自然怨极光光。但他知道,司马光虽然打仗不灵光,但才华在别处,将来定能成气候,
庞籍把司马光带到西北,并非有什特殊癖好,而是真心实意要栽培他,倚重他。所以到并州,庞籍就让他独挡面,去麟州指挥军务。
在这个年代人看来,自己只要把儒家经典读通,就可以样样大拿,无所不能。司马光七岁就能讲《左传》,到现在三十几岁,肚子里经书比谁都多,就此他也认为自己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只是直没机会施展。
西北辽阔天地,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之所。司马光终于可以显身手,自然摩拳擦掌,誓要在麟州大干场,像诸位相公那样建功立业,早日宣麻拜相!
到麟州,他就迫不及待去前线巡视。当时宋夏两国以屈野河为界,河东是宋朝、河西是西夏。但到前线后,司马光发现,至河西白草平,数十里无寇迹,也就是西夏兵都不见。
这时,光光那颗充满知识大脑袋,马上浮现出相应信息——屈野河西,曾是大宋耕地,盛产粮豆,后来宋军无能,这片就被西夏夺去,成党项人牧地,肥田沃野,牛羊成群,端是处宝地。
那天,光光盯着屈野河西看很久,心中飞快盘算起来……如果能夺回这片领土,便是为大宋立下件奇功。以儒者之身而立下不世军功,世上还有比这更快意事?
回来后,司马光便写信向庞籍建议,趁敌人离去,在屈野河以西地带设立两座城堡,以据其地。然后募民垦屯,缓解河东粮贵而依赖汴京供给困局。这个建议很是诱人,但这跟庞籍以稳为主大方略不符,所以老相公十分犹豫。
麟州这边,等不到上级回复,决定发起次大胆试探,给上级增加决策信心……司马光便和知麟州武戡、监军宦官黄道元、钤辖郭恩几个合计,决定派军队以巡边名义偷偷过河,前往屈野河西侦察敌情。如果没问题,便准备建立前出阵地,等待后续大军跟上。
结果黄道元和郭恩轻敌冒进,在西岸断道坞遭到西夏军队包围,全军覆没。黄道元被生擒,郭恩不肯投降而z.sha。此役宋军千四百人马,个都没逃回境内,半被杀,半被俘。投降人中,有个叫李清小军官,后来成宋夏两国间极重要人物,当然这是后话。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