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文章写完,再如县试时那般细细检查数遍,遣词造句无误,韵脚韵律流畅后,这才笔划用馆阁体誊写在卷子上……李县令曾经说过,单凭他这首字,哪怕文章写成豆腐渣,都是可以当上秀才。
※※※
第篇文章写完后,时间快中午,沈默伸伸筋骨,把卷子小心收起来,准备吃完午饭再写。虽然火烧已经凉,但他也不是娇生惯养,将就着也就吃。与他抱同样念想还有很多,不少考生都从篮子里拿出干粮和竹水壶,开始用饭。
但些个富家子弟可吃不下又冷又硬干粮,他们只接受热腾腾饭菜。便有考生拿出银子,请求巡考差役,去外面取回家里送来食盒。
知府大人把门都封
但是‘皆雅言也。叶公’六个字连在起,看起来简直不知所云。
不过对于跳跃性思维强大沈默来说,这不是什难事。他知道前四个字原文是‘《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言便是周王朝官话,大体相当于当今陕西话。而孔子是鲁国人,平时说是山东话。这句话意思便是‘孔夫子平时交谈用山东话,但在诵读《诗》、《书》和赞礼时,则改用陕西话。’
当然具体解释还得听朱子,他老人家说:‘雅’即训‘常’,雅言即‘训常’,乃圣人之德行也。
再看‘叶公’二字,原文是‘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朱子解释道:‘叶公者,字子高。楚叶县尹,僭称公也。’这话意思是,叶公问孔子学生‘你老师是个什样人?’子路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搞明白两句各自意思,下面就开始扯……将其合情合理扯到起,就算是成功。
沈默突然发现,这道看似无理截搭题,在弄清各自出处后,竟然变成明白正大平正之题。因为朱子在介绍完叶公是哪位之后,又注释道:“叶公不知孔子,必有非所问而问者,故子路不对;抑亦以圣人之德,实有未易名言者与?”
‘圣人之德’四个字,便将前后两句联系起来,把题意堂堂正正表述出来,只要你背过论语和朱子注疏,便能直接破题,不用你乱猜胡诌。
说实在,这是沈默在第次做截搭题时,心中有踏实感觉,因为往常遇到那些,往往是考官生拼硬凑而成,即使出题人自己标准答案也是牵强附会,答题者自然更是云里雾里,找不到严丝合缝答案。
沈默不由暗赞道:“能把截搭题出得这堂堂正正,让人破起来心服口服,唐荆川果然不负‘唐王’之名!”
既然破题无误,下面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便如行云流水,气呵成,写得他大呼过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