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连环画收效甚好,所以编辑部对郑凌他们也很是看重。开办报纸以来,可以说很多翰林、御史思想都有改变。
以前他们是比较清高,但是后来他们发现,不定他们觉得好,就会受到百姓欢迎。
要怎用让百姓能够接受方式,更好地去传达种信息,这绝对是门技术活儿,绝对值得他们好好研究。
本来很多人只是想在这里刷刷经验值,在官家面前露脸,然后好晋升——事实上目前为止
人家宣传策略这先进,咱们好像显得太落后,看看这《东京日报》,每版可读性都很强,甚至专门有放诗词歌赋版面,就这水平,他们整个大辽也找不出啊。
更别提,还是日报,每日都有!
比不上,但是,还是要认真学习滴。
于是,在辽帝亲自授意下,辽国也办起报纸。但是,由于技术限制,他们办不成《上京日报》,只能办《上京旬刊》。
大宋这边听说后,也意思意思订几份。
《三国》连环画,迅速从东京向外扩散,虽然因为开封府严打,没有人敢私自盗印《三国》,但是也仅限开封府。
那些民间商人,迅速嗅到商机,开始往外传输《三国》连环画,他们只印有《三国》那版报纸,然后卖到外地去。
其传播速度之快,连云雁回都没有预料到。
大约在两个月后,辽国榷场就专门要求要订购《东京日报》。
辽国向来很推崇宋朝文化,《三国》本来也是从民间走私渠道进入辽国,然后传播开。只是传到他们上层,便要求官方进口这连环画。
后来报纸到《东京日报》编辑部,就成被群嘲存在。
大宋不缺才子,《东京日报》编辑部更不缺才子,懂辽语人不在少数,而且那上面还有汉语作品呢,辽人最爱宋国诗词,也自己创作些登上去。
那水平,随便个编辑都能吊打。
另外方面,也能看出来,作为《三国》连环画主创,郑凌是真红到国外去。
那些辽人特别喜欢《三国》,还有人专门赋诗,称赞连环画和创作者们,甚至有示爱。
榷场人去和宋朝谈,宋朝*员也很无语。
《三国》连环画?不好意思,们不单卖那个,们只卖《东京日报》啊。
榷场人迅速回禀,咳咳,这个是人家首都地方报,咱们不属于宋国,订那个会不会有点不好呢?
这辽国领导层们想半天,最后美其名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在解他国国情。遂,订购《东京日报》,国际快递,直送辽国。
这《三国》看,顺便又看看《东京日报》,看之下,就有点担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