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云点点头,连忙去牵马,往翰林院走。
到翰林院,自有小吏来拴马,问明是御史台抽调记者过来上课,又引他去报道。
李泽云发现负责报道事宜人他还认识,此人乃是他同年,姓王,王甫生,虽说入翰林院后两人来往不是很密切,但是好歹有几分交情。
见是认识人,李泽云心中也安心点,和王甫生打招呼。
“李兄。”王甫生点点头,他也入选《东京日报》编撰团队,但是不是作为记者,而是做编辑,严格来说,是助理编辑,正式编辑都是入院十年以上前辈。
清早,李泽云整理好衣冠,对镜照照,精神抖擞地道:“娘子,去上课!”
曾经御史台菜鸟,现在已经不愁弹劾量,不用担心交辱台钱。而且,李泽云还幸运地被选上参与《东京日报》编撰。
虽然还未发行,但是《东京日报》已经是万众瞩目,主编撰乃是翰林院老前辈胡翰林,曾经枢密院风云人物,能在他手底下学习,可是个大好机会。
其实这差事很多人抢,要不是官家重视,只挑翰林和御史,其他衙门还不知道多少人挤破脑袋也想钻进来呢。
李泽云虽然渐入佳境,但是资历还是比不得其他御史。这不,都是因为有消息说,因为工作需要在外奔波,所以在年纪上要有所考虑。
李泽云见王甫生只有个人,干脆留下来边和他聊聊天,边帮忙报道。
李泽云问及王甫生,是否见过今日要来讲课《开封府报》主编。
王甫生想想说道:“这《开封府报》编撰人员中,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主编却是极有水准,把握住府报核心。”
王甫生想到自己曾被开封府小编辑拉住,问“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意思,心中又有些无奈。
王甫生续道:“听闻此人虽无功名,但是
加上之前飞来个馅饼,不知哪位大神借李泽云之手献策,如今那治理蛮族之法推行得颇为顺利,大概台长也是看到这点吧。
李泽云娘子罗氏也颇为自豪,她可是《开封府报》忠实读者,这《东京日报》与《开封府报》听说就是同出脉呢。
之前郎君在御史台干得不是很顺利,让罗氏几乎要以为他会被调去别衙门,但是自从郎君奏折里莫名其妙出现张献策纸条,他工作就越来越顺利,
罗氏抚抚李泽云领子,“去吧,郎君,翰林院有些远呢,第日上课,莫要迟到。”
这《东京日报》编辑团队在成立伊始,首先便是在翰林院上课,非但有胡翰林亲自讲解,听说还有《开封府报》主编会去传授心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