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王闿运正正身子,以素日少见严肃态度端坐在椅子上,托出他番深思熟虑计划来,“当今天下形势,处在触即发之时。肃中堂等辅政八大臣,如同卧危楼,游浪尖,随时都有灭顶之灾。以晚生看来,肃中堂旦下台,则中国局面将无人可收拾。那时,发捻乱于内,夷人侵于外,大清二百年江山岌岌可危。大行皇帝辞世以来,朝廷嘉奖之隆,赏赐之厚,宫保为第人。可见无论是两宫皇太后,还是辅政八大臣,在对宫保依畀上是致。故晚生环顾朝野,今日能救大清者,唯有宫保人而已。现在皇
不慎,就可能招致奇祸。他思索良久才说:“肃中堂才干,世上少有,有他和其他七位王公大臣辅佐,哪里还要太后操心。”
“大行皇帝临终前授两颗印信给两位太后,颗印曰御赏,送给慈安太后,颗印曰同道堂,送给慈禧太后。大行皇帝说,今后上谕必须经两位太后审阅,前盖御赏,后盖同道堂,方可发出。”
王闿运这几句话,解开曾国藩心中大疙瘩。这些日子发来上谕,上面都盖有这两个印章,他直不解这是何故。他暗暗地想:大行皇帝此事办得欠思量,倘若顾命大臣拟旨与太后意见相左如何办呢?不料,王闿运把他心中顾虑挑明:“大人,假使肃中堂办事与太后完全致,那就好办,或者太后不管事,只履行铃印手续也好办,但偏偏那慈禧太后也有才干,好师心自用,今后有戏看。”
曾国藩心开始紧张起来,自古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大事必得圣心独裁才是。太后,顾命大臣共同处理政事,确会增加许多麻烦。皇上贯英明,为何这事又不英明呢?
“大人,想总有天,太后会借她六岁儿子之口,对肃中堂他们下毒手。”王闿运漫不经心地说。曾国藩手却突然像被马蜂刺下似地抖起来。
“没有这样事,不要乱说。”话虽严厉,但语气缓和,脸上亦无愠色。
“大人,肃中堂力矫弊政,重用汉人,尤其重用大人和湘军,是大清兴盛栋梁。但肃中堂也有致命弱点,他权欲太重,心胸狭窄,看他早晚要出事。”
曾国藩不愿意看到肃顺垮台,这对他、对湘军都是不利。他微笑着对王闿运说:“肃中堂于你有知遇之恩,你应该指点他下,在这个关键时刻帮他忙。”
“肃中堂这个弱点说过多次,但没有引起他重视。这次特地从济宁日夜兼程赶到安庆,就是想请大人为国家,为肃中堂,也为湘军办件事。”王闿运恳切地说。
“为他办什事?”曾国藩意识到此事非比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