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陈玉成正率兵五万来救安庆,曾国荃向祁门告急。
曾国藩命韦俊率所部渡江援安庆,另派湘勇进驻池州。
待韦俊离开祁门后,曾国藩叫彭寿颐将韦俊所谈加以整理,题名叫“长毛战术”,誊抄十多份,分发给湘勇主要将领。又派人将李鸿章献
安徽分府地图给曾国荃送去,另附
封密信:
兹派降人韦俊带所部前来援助。此等贼匪,逼迫无奈才降,其性反复无常,终不可重用。然分化
长者。
“回禀大人,”韦俊欠身答,“们守城有句话,叫做守险不守陴。即精锐人员不聚在城内,而在城外要塞守御。比如守武昌时,就在花园、虾蟆矶筑垒;守安庆,则在集贤关筑垒。”
曾国藩怔,看来安庆
要害在集贤关。这真是
句至关重要
话。
“你们惯用阵法是什
?”曾国藩又问。
“常用阵法有四种。”为讨曾国藩欢心,韦俊滔滔不绝地详细谈开来,“
是牵线阵。行军时队伍按
条线行进,有敌情时,首尾蟠屈勾连,顷刻会集,互相救援。二是螃蟹阵。
三队平列,中队人少,两翼人多,形似螃蟹,可以随时变阵迎战。三是百鸟阵。以二十五人为小队,全军分成数百个小队,散布如散星,使敌惊疑,然后突然进攻,常可取胜。四是伏地阵。在遇敌追到山穷水尽
地步,忽
旗偃,千旗齐偃,转瞬间全军都贴伏地上,寂不闻声;然后
旗举,千旗齐立,全军从地上爬起,按旗号指点,如风涌潮奔,向敌军反扑,转败为胜。”
曾国藩心里暗暗吃惊:原来长毛并不简单,从前总以乌合之众视之,难怪常常吃败仗。百鸟阵、偃旗阵,不见于前人兵书中,真是不起
创造。曾国藩表面上没有任何变化,继续问:“还有
些什
方法?”
韦俊竭力思索,想会,说:“以前
们常用
,还有以进为退
战术。每当要撤离
地时,必连日出队,打仗不息,前进几十里,逼近敌营下寨,使敌不疑。到
布置完备,忽然
夜之间安全撤退。当撤退时,必在城墙上或立草人,或立木桩,上顶竹帽;白天遍插旌旗,晚上虚张灯火。”
曾国藩想起那年石达开夜之间撤离南昌时,正是用
这个战术,心里说:“这些个长毛,决不可等闲视之。”
谈这些大事后,韦俊又对曾国藩谈
些太平天国内部
繁琐称谓,如天王
话称圣谕,东王
话称诰谕,翼王
称训谕,英王
称金谕,干王
称宝谕,勇王
称瑞谕等;又如王长女称天长金,二女称天二金,丞相子称丞公子,丞相女至军帅女皆称玉,师帅女至两司马女皆称雪等等。曾国藩和众人听
哂笑不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