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彰阿存心笼络,再加上后来唐鉴
实心揄扬,曾国藩仕途
帆风顺,几年工夫,便已迁升为从四品衔翰林院侍讲学士。曾国藩名位渐显,为人却更加谦虚谨慎,门祚鼎盛,每以盈满为戒,遂将书房命名为“求缺斋”,时时提醒自己。
“曾国藩,朕闻你书房名为‘求缺斋’,是何意?”
次侍讲完毕,道光帝问曾国藩。
曾国藩答:“臣今年三十七岁,上有祖父母、父母椿萱重庆,下有弟妹、妻儿俱全,臣又荷蒙皇恩,供职翰苑。臣思自身是何等愚贱之辈,居然能享此罕见天伦之乐。此生足矣,夫复何求!遂自命书房曰‘求缺斋’,取求全于堂上,而求缺于己身之意也。”
道光帝听毕,频频颔首。道光帝是个极重天伦人。他没有想到在自己身边
四品衔臣僚中,尚有祖父母、父母、弟妹妻子
应俱全
福人。他为此深感欣慰,以为是自己
仁德感召天地,降此福人。道光帝已经六十多岁
,他近来考虑得最多
是自己百年以后
事。道光帝有九个阿哥。大阿哥早年夭亡,七、八、九阿哥均年幼,二、三、四、五、六阿哥中唯有四阿哥奕詝、六阿哥奕最得他
欢喜。奕詝平实,奕聪敏,谁来继承大统呢?他想
个点子。正是春暖花开时,道光帝先天下诏:明日到南苑射猎,能去
阿哥都随侍。奕詝连夜为此事请教师傅杜受田。杜受田仔细考虑后,教给奕詝
个计策。第二天傍晚收猎时,道光帝叫各位阿哥自报猎获数目。奕所获最多,奕詝
矢未发。道光帝奇怪,奕詝奏道:“时方仲春,鸟兽孳育,儿臣不忍伤生以干天和。”道光帝听后大喜:“吾儿此语,真帝者之言。”当即立奕詝为太子。不过,道光帝也清楚,奕詝到底才具平平,且过于仁柔,必定要破格简拔几个品行端方、诚实可靠又有才学
人来辅佐他。道光帝想:曾国藩尚只有三十七岁,与其说是天赐予
以福臣,不如说是天赐奕詝以福臣!望着跪在脚下
曾国藩,道光帝轻轻地说:“曾国藩,你明日
早到养性殿来,朕有话要跟你说。”
第二天早,曾国藩来到养性殿。养性殿是皇宫收藏前代名人字画
宫殿,皇帝接见臣下,
般不在这里。守殿
大太监名叫过业大,人称大公公。国藩与大公公打声招呼后,便端坐在养性殿候驾。
坐整整两个时辰,时至正午,尚不见召,国藩心中犯疑,请大公公打听。
会,大公公告诉他:皇上今天不来
,明天在养心殿召见。
曾国藩是个心细人,他回到家里,越想此事越蹊跷。在翰林院当差七年
,受皇上召见也有好几次,从来没有遇过这样
情况,也没有听说过有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