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在宇宙历八零零年,新帝国历二年初期这场“回廊战役”当中,莱因哈特对于已方军队作战状况,以及自己本身指挥统帅成果,似乎有着极强烈不满.这对他代理人罗严塔尔元帅以及米达麦亚元帅而言,绝对是难以承受.因为尽管皇帝发挥理性、确立战略优势,但是在实战指挥当中,却点也不想对已方战略优势加以活用样子.在战役后半段,总算以压倒性兵力予以杨舰队军正面痛击,让敌人产生明显消耗,但是就损耗实际数字而言,帝国军甚至还超过
固.
尽管过程中或许多少会有些危险,但是就杨立场而言,他是不可能把这当作是个理由,而拒绝与莱因哈特皇帝进行会谈.
莱因哈特曾经对着他秘书官希尔德,也就是在不久未来应该会晋升为大本营幕僚总监玛林道夫伯爵小姐,明白地说以下话.
“朕现在是打算主动对杨威利伸出手,不过旦遭到拒绝,那朕是不可能再第二次要求握手.”
就莱因哈特性情而言,或者就个皇帝尊严而言,这种反应是理所当然.正因为洞察到这点,杨威利当然不可能让这个唯机会从他手边溜走.和压倒性大军遭遇,却还能够展开不相上下战斗,并且折损帝国军两位名将,充分证明杨战术能力以及其党骁勇善战,但是暂且停下来看看话,帝国军战略优势仍然是屹立不倒.
然而这种战略上优势,对莱因哈特而言,却不是件令他觉得愉快事情.这确实是非常奇妙情绪,但是“从正面藉由多数予以击溃”正确战略,对于身为战术家--其实应该说是军事冒险家莱因哈特而言,确不是件愉快事情.
战略家通常将“以多数击败少数”当作思考基本,但是战术家却经常地记着那种“以少数击败多数”快感.因为在战场上发挥奇谋,将敌方原有战略优势做戏剧性扭转,可以从当中发挥最高美学.
“在所有人都认为必定会失败紧要关头,却令人难以置信地反败为胜.这是自古以来,令无数战术家为之着迷,最后导致灭亡恶魔耳语.”
这句话是从人类社会开始采用西历当儿,即直流传下来警语,但是到莱因哈特时代,这句话仍具有不变真实性.
但是莱因哈特从不曾耽溺在这个甜美危险诱惑当中.他总是编排大军,慎选动用部队时机与场所,拔擢优越指挥官,留意补给与情报传递.他从未曾让前线官兵,包括他自己在内忍受着饥饿.这足以证明他并不是个毫无责任感军事冒险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