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从洛阳头顶汹涌东去,南岸便成广阔平原。
说平也不尽平,在这敖仓以西二百里处,便有两座山头平地拔起,时人叫大伾山。伓者,两山重叠之象也。其所以叫大伾山,原是这两座山连体崛起,高大重叠而又显赫孤立!若在群山丛中,这两座山本也是微不足道小丘。可它偏偏生在紧靠大河南岸平原,便显得不同凡响。春秋战国时人,但凡以“大”字为某事命名,便是极赞其崇高伟岸。人如“大禹”,水如“大河”。此山冠以“大”字,足见其在时人眼中显赫不凡。但是,这个“大”字也绝不仅仅是山有险峻雄奇便能得到,更重要是,这座山有着久远神性,有着极为重要要塞地位。西周时期,大伾山本来是郑国北部界山。山上山下林木苍莽,郑国便就势圈为“郑圃”,将大伾山做郑国公室专有狩猎区域。周穆王喜好出游狩猎,闻得郑圃多有鸟兽,便率王师三千,东来射鸟猎兽。来到山下,周穆王弃车换马全副戎装,立即登山围猎。掌管天下山泽虞人连忙带领三百军士在前面掠林搜山,驱赶出隐藏走兽大鸟以供天子射杀。不想掠至山腰,骤然发现只斑斓猛虎伏在芦苇丛中!眼看天子就在后面,虞人惊慌大呼:“虎伏葭中!王退后!”周穆王马前猛士奔戎声大喝,势如奔雷,飞步赶来,扑入芦苇丛中与猛虎徒手相搏!未及刻,奔戎便手执猛虎双耳,骑着猛虎来到周穆王马前。奔戎声大吼,猛虎竟长啸声,匍匐在天子面前。群臣军士高呼着“猛虎臣服!天子万岁!”周穆王大喜过望,高声下令:“虎为兽王,将其永久关押此山,毋加伤害!”奔戎便将猛虎关进只山洞,洞口用大石堆砌,大书“虎牢”二字。
从此之后,人们提起大伾山,便都呼为“虎牢”。
春秋时期,郑国度称霸中原。当时大诸侯晋国是晋成公在位,他联络中小诸侯三十余国,会盟于黄河北岸,决心遏制郑国。经过三天秘密商议,会盟诸国在大伾山修建座可以驻屯十万大军城堡,这座城便命名为虎牢关。虎牢关筑成,诸侯盟军便堵在郑国大门口,逼得郑国不得不与盟国议和罢兵。从此,郑国小霸便蹶不振。
进入战国,郑国被韩国吞灭,但虎牢关却被吴起率军夺归魏国,成为魏国向崤山与函谷关推进要塞基地。秦国强大后夺回函谷关与崤山,趁势推进到函谷关以东,虎牢关位置便骤然显得更为重要,竟成整个中原西大门!这时虎牢山与虎牢关,历经百余年修葺扩建,已经成为雄奇险峻赫赫关城。后世《水经注》这样描述虎牢关:“萦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