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不就为抢东西吗,不用抢,你要铁器、丝绸,要马匹、毛皮,咱们换不就完吗,这个对双方都有好处。所以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称赞王昭君说“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尽烽烟。何如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古代打仗打不起,农业经济基础薄弱,打就没,所以汉武帝打这多年仗,到晚年看,高祖、惠帝、文帝、景帝70多年积累让他打光,导致汉朝由盛转衰。烽烟四起,还不如昭君出塞曲琵琶好,五十年不打仗。当然王昭君琵琶管用也是有前提,以前没少给人送宫女,就是不管用,偏偏这时候管用,因为匈奴已经被打服,是在战胜基础上送过去。
匈奴李小二
中国古代朝代疆域跟今天版图概念大不样,疆域按今天话讲就是势力范围。盛唐时期1600万平方公里,没错,也就三年。汉朝极盛时候1400万平方公里,没错,也就汉武帝时期是1400万。新皇帝继位就少,他觉得爸爷爷要那大地干什,往回撤,不要。他有他理由,先皇好大喜功连年战争,军队下深入新疆那老远,建城堡,表示这个地归,但归地种不粮食,粮食还得中原年年往那儿运,还没运到就被路上运粮人吃差不多。这事不划算,这地就不要,撤回来。
当时基本是这种格局,疆域有大有小,实际上就是势力范围消长。不像今天说这儿立界碑,这地永远是。匈奴是游牧民族,就更谈不上有什领土。
昭君当国,汉匈40多年和睦相处。直到东汉,匈奴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与汉人杂居,咱们不定谁就是匈奴人后代,完全有可能。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故都,除明朝,辽金元清全是少数民族,所以北京这个地方自古胡汉杂居,胡人统治时间可能比汉人还要长。你说是最正宗华夏民族,不可能。孔子说都可能是闽南话,因为北京话是满语、蒙语跟北方方言混合种,是胡音。1928年国民z.府定国语时候,北京话以票优势战胜广州话,广州话差点成国语,其实那才是古汉语。
南匈奴跟汉人融合后,北匈奴退居漠北,威胁中原。东汉初,窦固、窦宪伯侄俩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他们在中国史籍上最后次记载是公元119年,此后踪迹不见。两个世纪以后在欧洲出现,其间200年他们在哪儿待着,不知道,他们出土文物很少,因为匈奴没有文字,所以出土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货,自己没有文字记载,周边民族也没有记载,所以历史学家就只能推测。
匈奴人在西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