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坐禅时,你才会对心这种空寂状态有最清净、最真切体验。严格来说,心空性甚至不是心种状态,而是心原初本质,这是佛陀和六祖都体验过。
们应该在没有修行或开悟之处建立起修行习惯,如果们是在有修行和开悟之处坐禅,就没有机会让自己获得完全平静。换句话说,们必须坚定相信自己真实本性。们真实本性超出意识经验之外,只有在意识经验范围内,才会有修行与开悟,以及善与恶之分。但不管们能否经验到自己本性,它都是超越意识地存在着,们必须以本性作为修行基础。
别把佛陀话放在心上
哪怕心存善念也不是那善。佛陀有时固然会说:“你应该做这个,你不应该做那个。”但如果你把他话留在心里,却不见得太有益处。这些话会成为你种负担,让你有种不自在感觉。说起来,有时心存恶念还会让人舒服点。不过,归根究底,善与恶都无关宏旨,你是不是能够让自己平静、让自己不为善与恶所囿限,那才是重点。
有什东西梗在你意识里头时,你就无法获得真正从容自若。想要获得完全从容自若,最好方式是忘掉切。这样话,你心就会变得够静谧、宽广而清明地以事物本然面貌观看它们,不费丝力气。获得从容自若最好方法就是,不保留任何事物观念,把它们统统忘掉,不留下任何思想阴影或痕迹。
但如果你刻意停止心念或超出意识活动之外,那只会给自己带来另个负担。“应该在修行时停止心念,但却做不到,修行不够好。”这样想法也是种错误修行方式,不要刻意停止心念,而是要让切如实呈现自身,那,杂念就不会在你心里久留,而你最后也会得到颗清明且空荡荡心。
保持颗空心
因此,坚定相信你心本源空性,是修行中最要紧事。佛经用大量比喻来说明这个空心,有时候们会用天文数字来形容它,这意味着们不应该去计量它。如果它大得让你无法计算,你就不会有兴趣去计算它。
但只有在坐禅时,你才会对心这种空寂状态有最清净、最真切体验。严格来说,心空性甚至不是心种状态,而是心原初本质,这是佛陀和六祖都体验过。“本心”、“本来面目”、“佛性”,以及“空性”,所有这些语汇都是形容心绝对宁静。
各位知道怎样才能带给身体休息,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带给心灵休息。哪怕是躺在床上,各位心仍然异常忙碌,哪怕是睡着,各位心仍忙于做梦。你们心总是处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