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就算不考虑不同地域、丰年饥年物价差异,单单把这些所谓“钱”汇集起来,成本就是笔庞大开支。要把这套模式搞出来,没有个统货币标准,几乎不可能做到!
略感丧气之余,沈哲子也在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家就是铸钱,首先想到自然是铸造种能够通行各方优质货币。说实话,老爹铸五铢钱真不怎样,全靠偷工减料牟利,后世屡被调侃,被称为榆荚钱。
之所以这种小钱还能通行,者是时下货币实在混乱,二者则是朝廷直没有官铸货币,市面上流通铜钱还是太少。
但想要铸优质铜钱,也不是拍拍脑门就能做到,工艺问题还在其次,旦大规模铸造,成本问题、原料问题都不好解决。
而且还要考虑劣币驱逐良币问题,
片刻后,庾家其他几兄弟都离开,沈哲子也打算告辞,却又被庾条给拉住,要跟他详谈自己这段时间成绩。
等到庾条摆出他这段时间收获清单,沈哲子不免大开眼界。
这份清单上已经有十几个人,都是庾条这段时间发展所谓资友。其中有姓氏郡望沈哲子也有印象,但也有完全没听说过,至于时下南北高门,则个也没有。
如此沈哲子也能理解,这些人肯入伙,也未必全都是受庾条言语蛊惑。大概还是自家声势不高,想借此攀上庾家这个即将吊到飞起高门,与其说是发展出来下线,不如说是换个名字行贿,大概从未想过回报问题。
沈哲子明白,要在这个时代搞传销,闭门生造理论是不可以,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调整,才能逐渐成熟起来。但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是庾条罗列那些入伙财货清单,实在是让沈哲子大开眼界。
原因无他,只是这清单上种类实在五花八门,让人哭笑不得。
诸如“粳米百斛”“菰米三百五十斛”“秫米五百斛”“练千五端”“素绢五百二十匹”,这是什鬼?后世也没听说谁家拉几车粮食去搞传销!
如果说这些实物还算轻,可以卖成铜钱统计数,那关于钱数记载则更让沈哲子筹莫展。直百五铢、大泉五百、大泉当千、比轮、四文、小五铢,单单钱种类俗称就有十数种之多!
沈哲子此前所见所用,都是自家铸小五铢,看到庾条记账,才算认识到时下货币有多混乱,难怪粮食、布匹乃至于木材、竹材等实物都要拿出当货币用来交易支付。
这时候,沈哲子才认识到实在有些想当然。如此混乱货币状态,怎可能发展得出传销,没有个统货币,怎计数返利、扩大规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