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来就怎?看你那没出息土样儿!”朱小北甩着书包用鄙视目
这个问题也只有她才会这问,就连朱小北那个被欺压几十年,早已温顺如羊老爸都知道嘟囔出那句话,“有其女必有其母。”不明白真相群众或许以为朱小北出生于市井陋巷,有对典型粗鄙小市民父母,那就错,大错特错!朱妈妈不止次震撼那个大院是沈阳某银行职工宿舍区,她那给妻子端洗脚水爸爸正是某分行朱行长,而总有惊人之语妈妈则刚刚从个自身银行会计光荣岗位上退休。朱爸爸温文尔雅,工作丝不苟,朱妈妈业务得,性格爽利,古道直肠,张快嘴,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大院,都是解决问题把好手,可是她唯独解决不她即将三十岁博士后女儿终生大事,怎能不以为是大恨事呢?
朱小北除从她老娘身上捡到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爽利脾气,从小受知识渊博父亲熏陶,养成爱看书,逢书必认真做摘抄笔记好习惯,看个电视报上节目简介她都能总结出若干感想,所以她身上总带着个漂亮小本子,上面人生哲理、生活常识、时事政治、花边新闻无所不包。这多年来这本子也不这道更新换代多少,在朱小北青春期时候,嗅觉敏锐、耳聪目明朱妈妈曾经试图把这小本本视为重点监控对象,以便解女儿心路历程,将她“步入歧途”万分之可能扼杀于摇篮中。可是朱小北对她小本本从来就不遮不藏,它时常出现在餐桌上,或者床头,甚至客厅任何个角落,里面内容实在太过纷繁,朱妈妈翻过好多页,发现内容尚算健康,偶尔有些朦胧少女情怀,这对于从不爱穿裙子女儿来说也未必是件坏事,可疑东西是什也没发现。
如果朱妈妈看得再仔细些,研究得再透彻点儿,也许她会注意到,有那段时间,朱小北小本本里曾高密度出现些诗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叶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
指所有千头万绪都指向个词汇——江南。
那时很多人梦里水乡,也是个男孩子名字。
朱小北初识江南,其实已算是后知后觉。那是她高二,天上学路上,她邻居也是同班同学大妞屁颠颠追上她,问:“小北,小北,你经常跟打篮球那帮人在起,有没有见过那个新疆来转学生,新疆啊,新疆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