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垄植玉米,那是为防涝,雨水太多会把玉米涝死!
而且王渊不知道,花生也可以拿来套种。再加上红薯、玉米和大豆,这几样交叉间作套种,能够起到轮种作用,可以自然恢复土地肥力。
反正切都在摸索当中,刑泰考科举不行,搞物理也不行,但玩种植似乎还真有前途。
个没摸过锄头
农学家,正在大明土地上悄然诞生。
再来讲讲育种问题,印第安人种植玉米几千年,你当人家不会育种
吗?西班牙弄来
玉米种子,已经被印第安人培育
三千年,人家就是靠那玩意儿吃饭建国
!
两套种、三样套种田。目前只发现个问题,套种之后
田地,必须进行追肥,否则肥力不够就长势不好。”
这个问题并不大,因为即便在后世,除非大面积机械化种植,否则玉米也是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玉米对化肥需求并不太强。
刑泰又说:“因为涉及到土地肥力,学生翻阅大量农书。《齐民要术》便有记载,可用轮种恢复地力,若套种消耗地力太甚,学生打算实验用其他作物轮种。”
王渊自然又是番勉励。
王渊也是个半桶水,他给出玉米植株间距,其实还可以稍微密
些。
现代良种玉米,主要是增加抗病虫害、抗涝抗旱、株多实等功能。
王渊绕着试验田走圈,有些玉米长势喜人,有些玉米枯黄萎靡,那是用不同方法种植
。
王渊对刑泰说:“只要你用三五年时间,把这些作物给研究透彻
,
就请求陛下复设司农寺,至少给你
个司农寺丞
斜封官!”
“司农寺?”刑泰有些懵逼。
王渊解释道:“大明开国之初,有司农寺存在,位阶与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相同,司农寺卿又被称为大司农。懂吗?至少给你
个寺丞。”
刑泰如果继续观察实验,就会惊奇发现,套种有大豆
玉米,产量甚至比清种更高,而且玉米棒子更饱满、玉米粒长得更大颗。
其中涉及到光合作用,玉米、大豆同时种植,可提高太阳辐射能利用率15%到20%。
两种作物种在同块田,高矮差形成通风走廊,能增加二氧化碳
供应。光线射到玉米植株
下部,大豆也能形成阳光散射,这种散射光正好是作物需要
,光照质量比不进行散射更好。
因此套种之后,玉米将明显增产,但大豆会略微减产。
此类套种技术,曾在新中国丘陵、山区非常流行。后来渐渐不搞套种
,是因为精细化程度太高,伺候
亩地所费精力,相当于单独种植好几亩地。如此累死累活,还不如进厂打几个月工,赚到
钱可以买更多玉米和大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