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查账?请随便。
只三天时间,新来两位大臣,就彻底宣布放弃,直接跑去跟知州马纶吟诗作对。
这账根本不用查,看就知道没油水,因为耗费
钱粮太少,少得让人怀疑王渊在搞豆腐渣工程!
眼看着即将开春,王阳明终于来,刚好能够分
份政绩。
王渊抱拳道:“李兵宪好意,在下记住
!”
李充嗣笑道:“只不过是不想有人来捣乱。”
李充嗣是反贼肆虐山东时,紧急任命兵备副使,这
年多来可谓功勋卓著。武将打胜仗他有功劳,战后赈济他也有功劳,王渊修水利他还有功劳,半年之内必定再次高升,怎
可能容许最后关头出现差错!
虽然跟杨廷和乃是四川同乡,但李充嗣可不会依附谁。
这位老先生是成化朝庶吉士,把年纪
还巴结小辈?大不
辞官归乡!
锐安排在战略要地安庆。若非如此,宁王叛军可以直取南京,哪有王阳明从容应对
时间?
而且,李充嗣和王阳明,在不同地点,同时谎称朝廷派来
十万大军。两相印证之下,把宁王吓得智商掉线,之后频频出现重大战略失误。
也因此,两人后来成为至交好友,李充嗣还在嘉靖朝帮王阳明复官。
把灾民送到同时,李充嗣还提醒道:“王学士,朝廷派来
位工部侍郎、
位右副都御使,你要小心为上。”
“知道,多谢李兵宪提醒。”王渊笑道。
如今三朝老臣已经没剩几个,个个都属于神仙,便是皇帝都不会轻易处罚。顶多,也就升官扔去南京养老,而且官还不能给得太小。
李充嗣直接选择留在临清,帮王渊应付官面上事情。
有李充嗣帮忙,什
事情做起来都名正言顺。因为兵备道*员职权很杂,不但可以调动地方部队,后来甚至还监督学政,连科举都能掺和
脚。
右副都御使和工部侍郎来到临清之后,李充嗣天天陪他们打太极拳。
想管事?很抱歉。
修建大型工程,般都有三位主官,可以起到互相监督
作用,往往是太监、文官和勋贵(武将)
组合。
王渊在山东瞎鸡儿搞,内阁收到大堆弹劾奏章,怎
可能不派人过来查看?
如果王渊搞砸,他们就弹劾建功;如果王渊搞对
,他们就分润功劳。
甚至,多半还打着捞票
主意,毕竟做工程都油水丰厚。
李充嗣说:“等朝中来人,
尽量帮你顶着,你这边须加快工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