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渊开始发号施令:“伯元兄,你带人去地里摘菜,反正明天就搬家,把菜全部摘光。宗鲁兄,你带人去采摘山中佐料。文实兄,你收集诸生食物和调料
……
蝗虫幼崽该不该杀,龙岗诸生不清楚,但送上门野猪肯定该杀。
王渊还没把行礼收拾好,就听到外边传来喊声。
李应和书童李忠,用竹竿抬着只半大野猪,从附近竹林里走出来。
宋灵儿欢天喜地跟在旁边,手里握着弓箭,向诸生们高声炫耀:“致命箭是射,共射中它三箭!”
王阳明读书之时,学过这道题范文。详细内容已经忘,但还记得那个叫董韬进士,先把月令论述番,最后强行扯到孝道上面,被朝廷大佬们评为会试《礼记》第,这篇范文随即刊行全国供诸生鉴赏。
此后遇到相似题目,士子们有样学样,也生拉硬扯往孝道上靠。千篇律,殊无新意,令人读之,味同嚼蜡。
王渊论述则叫人耳目新,同样以月令开题,在承题阶段就转向天下社稷。整篇文章立意高远,可惜碍于粗劣文笔,总缺点大气磅礴味道,因此王阳明才让弟子修习辞章之学。
其实,以这篇文章立意,又兼论述严谨、承转自如,是肯定能够通过会试。
这并非王渊把《礼记》学出花,而是他格外喜欢《月令》此章。
李应把野猪扔到地上,脚踩猪头说:“诸位同学,明天就搬离龙岗山,今天应该好生庆祝番!”
“这猪怎吃?”陈文学蹲过来问。
王渊持刀而出,大笑道:“当然是吃暖锅(火锅)!”
越榛顿时拍掌附和:“好主意,已经年没吃暖锅。”
“来做厨前总指挥。”
整本《礼记》,王渊独爱《月令》,可以说已经倒背如流。这章在讲四时变化,不同季节,天子该做什,大臣该做什,将自然与朝政结合得非常紧密。
比如说,孟春时节,万物复苏。天子应该居住在东方明堂,穿青衣,佩青玉,青马拉车,青鸾响铃,青龙旗帜,吃麦子和羊。在立春之前三日,天子就该斋戒,带领三公九卿祭祀于东郊,发布年政令。随后,天子又率三公九卿,亲自春耕,以身作则发展农业。在这个月,不能用母畜祭祀,禁止砍伐树木,禁止捣毁鸟窝,禁止杀害母畜、小兽、雏鸟。不得修建城廓宫室,不得聚集民众耽误农时,还要掩埋枯骨尸骸。
这段描述,蕴含很多古人朴素理念。
甚至强调掩埋尸骸,其实就是春天来,容易爆发各种疫病。
当然,某些内容肯定有问题。孟春时节不但禁杀幼兽,连幼虫也不许杀害,那蝗虫幼崽该不该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