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做完学术交流,又会见些当地留学生,这才继续南行前往西班牙。
在火车上,张伯苓阅读报纸时,又看到好几篇提及周赫煊文章。
不过另则新闻更加引起张伯苓注意,题目为——《在国联会议上,第次听到中国话!》
国联就是联合国前身,召开国际会议只用英、法两种语言。
而就在前两天,中国驻德奥公使蒋作宾,坚持用汉语在国联会议上发言,这让许多参会者感到吃惊。
说。
李石曾为什在民国教育界那有影响力?
就是因为他在留法工作中起重要作用,不仅和蔡元培等人起组织留法活动,而且还自己在法国开设豆腐坊,为留学生创造工作岗位。
至于张伯苓这次到欧洲,主要是来为南开大学筹集经费,顺便作为中国代表参加日内瓦国际教育会议。
聊会儿中国留学生,杜卡尔突然问道:“张先生,你认识周赫煊先生吗?他是位著名中国思想家。”
甚至在散会之后,日本代表专门找到蒋作宾,恭敬地说:“鄙人极为敬佩您勇气,能在国联里用本国语言讲话,以后们日本也要学习。”
果然,日本代表明年在伦敦开会时,也首次使用日语发言。
这位首倡用汉语在国际上发声蒋作宾,也是少有清醒人啊。如今苏联与中国已经断交,好多人都觉得苏联是中国劲敌。而蒋作宾却大声疾呼:中国最危险敌人是日本,全国上下必须团结致,枪口对外。
张伯苓看完报道,高兴地在日记中写道:“中国话可以在国联发言,中国人亦在法国受到尊敬,正是中国强大之征兆。吾辈当再接再厉,奋发向上,自强不息!”
而此时此刻,
“当然认识,学生正好和他创办电台有合作。”张伯苓笑道。
张伯苓这次筹集办学经费旅行,是从东北开始,找张学良忽悠20万大洋。然后沿西伯利亚铁路抵达苏联,再从苏联南下经过德国,随后来到法国,他还准备去西班牙看看。
自从来到法国后,张伯苓不管是跟谁打交道,对方都要问起周赫煊,这让他大感诧异。
张伯苓看报纸才知道,原来周赫煊小说和学术著作,这段时间正风靡整个法国,已经成为法国人最熟悉中国人。
张伯苓在前几天寄回国旅欧游记中写道:“周先生在法国受欢迎程度令吃惊,无论大众报纸,亦或学术期刊,谈及中国者,必谈周赫煊。对法国人而言,周先生之于中国,正如泰戈尔之于印度,具有着代表国家和民族意义。而中国留法学生,亦将周先生视为偶像,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