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随后20多年里,“橡树”和“木棉”也有新寓意,诸多女作家给自己起笔名中都带着“棉”字。
由于周赫煊已经加入新月社,因此被视作新月派诗人。后来梁实秋评价道:《致橡树》诗,力压新月爱情诗全篇,实为不可多得之杰作。
与此同时,中西女塾校务主任吕嘏纯,也在给《妇女时报》投稿中,阐述周赫煊提出“自尊、自强、自爱、自立”观点。
《妇女时报》将其简称为“四自原则”,并将之定性为“新时代女子美德标准”,还把周赫煊赞为“妇女之友”、“民国奇男子”。
如今南方妇女解放运动愈演愈烈,“四自原则”得到各地妇女协会致认同,随着运动开展而广泛传播。女性应当自尊、自强、自爱、自立,此观点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被民众所接受和支持。
倒赢得更多女性读者支持——以前太高端新锐,现在改走低端路线,销量其实还更好。
就在周赫煊登船离开上海时,《妇女》杂志主编杜就田,正好读到女学生谭艳秋稿件。
文章写得马马虎虎,主要讲述她听课事,周赫煊些观点也被引用其中。杜就田本来没当回事,但当他看到后面附录《致橡树》,顿时就变得激动起来。
“好诗啊!”
杜就田反复品读,最后干脆提笔亲自撰写诗歌评论——
甚至连那些保
“周赫煊之新诗,构思新颖,意象瑰丽,语言精美,自成派,具有鲜明个人风格。《致橡树》别具格选取‘橡树’和‘木棉’两个形象,分别比喻男性和女性……
橡树高大威仪,富含男人魅力。而将女性比作木棉,亦显多姿妖娆。诗歌以女性口吻喊出,不做趋炎附势凌霄花,不作为绿荫鸣唱鸟儿,不做厢情愿泉水,不做盲目支撑橡树山峰。从这些意象当中,表达出本诗中心主题:即女子不应在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互相尊重、情投意合为基础;以相互扶持、风雨同舟、冷暖携手为目标。
本诗运用新奇瑰丽比喻,恰当贴切地表达出诗人心中理想爱情观,给人以无限遐想空间。更为难得是,它所蕴含妇女解放思想。妇女解放,并非味离经叛道,而是要有坚持和原则,有责任和义务……”
这期《妇女》杂志发行时,周赫煊已经回到天津,对《致橡树》在南方妇女界引起轰动暂不知情。
此诗经问世,便有《妇女时报》、《女子世界》、《中华妇女界》等多家女性杂志转载,被誉为中国最伟大、最进步爱情诗。南方各地新诗团体和文学社团,都对《致橡树》展开讨论研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