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读罢此信,颇有些意动。他这几年学术研究已经告段落,在上海除宣传北伐外,便没有其他正事可做,重建中国教育会还是大有可为。
至于信中提到周赫煊和《大国崛起》,蔡元培对妻子说:“出去趟。”
蔡元培自然是出门去找《京津泰晤士报》,他朋友众多面子大,很快就把最近二三十期报纸拿到手。
篇篇文章看下去,蔡元培不禁感到惊愕。他常年游历西方,对欧美学界情况知之甚深,还真没有哪个西方学者,能把世界各大列强兴衰研究得如此清晰透彻。
这种高端历史学术人才,随便去欧洲哪所大学,都绝对能轻轻松松担任教授职位。
培复职政治顾虑,再举出北大如今面临困难,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千言万语汇成句话:“校长你快回来吧!”
蔡元培扫几眼便把报纸放到边,又拆开另外两封,都是劝他早点回北大当校长。
直到第三封信打开,蔡元培才细细阅读起来,那是梁簌溟写教育救国理论,希望他牵头重建中国教育会。
蔡元培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深知其中艰辛。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教育部便明文规定:小学、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
但周赫煊到底是从哪条石头缝里蹦出来,怎以前完全没有听说过?
蔡元培连夜读完《大国崛起》,先是给梁簌溟回信,接着又写信给国民z.府教育委员长、中山大学代理校长经亨颐:“吾弟子渊惠鉴:近日偶得书,名曰《大国崛起》,历数世界列强兴衰,通篇金石之言。吾观之如醍醐灌顶,获益良多……”
蔡元培这封信是把《大国崛起》推荐给经亨颐,希望他邀请周赫煊到广州教书,切莫放过这个人才。就算请不到人,也可以把《大国崛起》内容,当做课外读物给学生们看。
经亨颐在民国教育界也
《教育宪法》还规定: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预算总额15%,在各省不得少于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预算总额35%。
然并卵!
连北大这种知名学府都发不起工资,更别提那些穷乡僻壤小学校。民国各种法律法规看上去很美,然而都是空中楼阁,根本就无法实现。
梁簌溟在信中写道,他希望绕开z.府和军阀,通过社会筹款方式办学,把资金集中在小学基础教育方面,办成所是所,只要能多培养几个识字国民就算功德无量。
民国文人大多口号喊得响亮,但却没有实际行动。梁簌溟却是个务实派,想到就去研究、就去做事,他后来还写副对联: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