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那边也有网络文学圈子,被誉为“网文八大家”之方肘子,开始把《三体》放到《新语丝》(网络刊物)连载。《新语丝》
读者以留学生为主,大陆和弯弯
留学生都有,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分
这些人上网能干啥?
无非是浏览资讯和聊天,MUD(文字网游)都才刚开始流行。创作和阅读网络文学,下子就成为人们上网
重要内容,你要是没看过《三体》,都不配自称为网民!
那是中国网络文学鼻祖,分分钟被捧上天。
网吧里经常出现这样情况:“哟,你也在网上冲浪啊。看过《三体》没有?什
,没看过?那你就太跟不上潮流
,
跟你说啊,《三体》特别牛逼,作者是
个天体物理博士……赶紧看看吧,不看丢人!”
《科幻大王》都不打个招呼,就直接把《三体》拿去连载。
”
天顶星人:“下线
,再见。”
随着时间发酵,《三体》从互联网火到现实当中。
首先是计算机专业杂志,报道网络文学
兴起。接着是大众媒体,把网络文学当成新鲜事物报道,并赋予
它崇高
意义:互联网正在改变文学创作
方式和途径。
这对于网友和普通民众来说,都是非常新奇事物。
《科幻世界》总编杨潇,立即给宋维扬打电话,想要得到《三体》
独家连载权。
双方沟通之后,宋维扬同意,前提是不要透露作者信息。
《科幻世界》从6月中旬开始连载《三体》,并警告竞争对手:“《科幻大王》并未联系作者,并未获得作者授权,请立即停止连载《三体》。”
两本杂志之间争斗,立即让科幻迷产生
兴趣,并因此知道
什
叫网络文学。
甚至有头发苍苍老科幻迷,为
追更新,拄着拐杖跑去网吧,从零开始学习如何上网。
90年代中期,人们想要发表文章,只能给报刊杂志投稿。份销量稍大
杂志,每个月收到
稿件有几十万份,且编辑录用
大部分都是老作者稿件,新人能够发表作品
几率跟中彩票差不多。
现在居然可以在网络上发表文章,如何不让人感到兴奋?
《三体》带来示范效应,让网络文学迅速“繁荣”起来。网友们目
很纯粹,不为赚钱,只为抒发自己
文学表达欲望。而其他人也很捧场,就连李寻欢写
那些酸不拉几
散文,都能迎来
致赞誉。
究其原因,是在网络上当读者,可以跟作者交流,可以在聊天室即兴评论,还能遇见那多
志同道合者——这是读纸质书籍不能比拟
。
97年夏天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
20万,网络咖啡厅(早期网吧)蔓延到内陆城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