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正好是星期六,熊孩子没人管,旺盛好奇心点就着,循着纸条摸到传说中“泥塘后巷”探险,还在路边买袋小包子,结果包子没吃完,他就在错综复杂小巷里迷路。刚想找个人问路,就被打
喻兰川祖父祖母都是他出生前去世,不太解,除此以外,他们家老辈大爷爷是个浪老头,上辈他爸是个浪中年,以此类推,这可能是个“后浪推前浪,浪比浪”家族——至于他本人,尽管现在看,还算颇有个人样,但以后事谁也不知道,也没准是他正在潜伏期。
喻兰川母亲,则是完全相反人,她是个要命完美主义,辈子严于律己、更严于待人,笃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时每刻都在焦虑,还有非常强控制欲。
这二位结合,就好比是大野马爱上洋灰水泥,人品都没问题,只是单纯不配套。
遗传喻家浪荡基因喻兰川从小就“乖中带野”,尤其是中二时期,虽然大体上也能循规蹈矩,但必须得自己主动循,旦有人来干涉,他绝对要阳奉阴违。
刘仲齐刚出生时候,他妈有点产后抑郁,情绪起伏很大,平时还能克制控制欲也变本加厉,闹得家里时常鸡飞狗跳。那会正好刚开学,喻兰川心还在暑假里浮躁着,没来得及调整好状态,作业写得敷衍些,被他情绪不太受控制妈看见,把撕,要求他重写,还声称要给他老师打电话。
十五年前,正中二喻兰川也没跟她吵,默默把作业重新誊遍,晚上趁大人睡觉,他收拾东西,连字条也没留,离家出走。
不过虽然同样是离家出走,他自觉比刘仲齐强点,刘仲齐那小子完全是时冲动,连在哪落脚都没想好,喻兰川当年却计划得明明白白——他打算先去大爷爷那借住阵子,然后找个理由申请住校,以后再也不回家,眼不见心不烦。
想来,他妈后来对小儿子实行“放羊式”教育,应该也是吸取教训。
那天,喻兰川深更半夜打辆车到百十号院,敲半天门,没人应。他逢年过节总来住,自己有大爷爷家钥匙,就开门进去,老头卧室门开着,小喻兰川探头看眼,发现被子是摊开,老人似乎是已经躺下,不知有什事,又匆忙出去。
小喻兰川等会,困得睁不开眼,于是把书包挂在后门,去小屋睡下,本以为第二天睁眼就能吃到老头炒米饭,早晨起来才发现,老头宿没回来。他在屋里踅摸圈,最后在老座机电话旁边找到张潦草纸条,有人用铅笔涂个地址,小喻兰川辨认出“泥塘后巷”几个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