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影下显出黑黢黢轮廓,听不到夏虫儿鸣叫之声,反倒有股不知来源臭味,好像是尸臭,不过这是在城里,闷热三伏天,普通民宅里不可能放死人放到发臭。
俩人好不容易清醒过来,仔细打量这条马路和周围房屋,觉得眼熟,看路牌想起来,这地方叫魏家瓦房,老话管绕远叫“走冤枉道儿”,哥儿俩心说咱这冤枉道儿走,居然转到魏家瓦房来。
如今魏家瓦房是南门外大片民宅,介于郊区和城区之间,早个二三十年,地名还叫魏家搂或魏家坟,本来是大块坟地,那年头就是坟地多,并不奇怪,城里死人城外埋,村里死人村外埋,所以老话说“哪处黄土不埋人”,活人周围住全是死人,当初围着老城圈,埋死人坟地是东片西片,到处皆有,清朝末年漕运盐运发达,天津城面积不断扩张,那时候盖很多房屋,以前几乎都是坟地。
说到魏家瓦房魏家楼,起先叫做魏家坟,变成居民区之后,人们避讳提坟,说在哪住,住魏家坟,那不成鬼?于是改称魏家楼,实际上根本没有这座楼,因此后来改叫魏家瓦房,那时候上点岁数人提起魏家坟,想到往往是“吊死鬼”。
五
要说埋着吊死鬼魏家坟,年代还不是太过久远,清朝末年时候,天津卫当地有户姓魏人家,以卖炊饼为生,家道小康,家三个兄弟,老大年少夭折,很早就死,剩下二哥和三哥对半平分家产,二哥是继承祖业,挑个担子沿街叫卖蒸食,蒸食就是馒头炊饼之类面食,早年间叫蒸食,三哥心高志大,不愿意再做蒸食这份营生,选择到金铺当学徒,跟掌柜学着打金银首饰,木匠瓦匠学三年也就学会,打金银首饰至少学六年,还要给掌柜白做三年,那个年代没有学费,学成手艺帮三年工,算是报答恩师。
三哥当学徒当十年,学会满腹生意经,也把手艺学到家,自己出来开个小首饰铺,凭着货真价实,诚信可靠,手艺又好,精益求精,逐渐把买卖做大,钱是越赚越多,几年之后扩充成卖首饰金楼。
二哥那份买卖做得同样不错,娶个媳妇特别贤惠,两口子自做自卖,起早贪黑存下点辛苦钱,先是在街上赁半间门脸儿房,后来也把生意做起来,除祖传炊饼馒头,还开始卖各种糕点面食,店面也增加到前后三间,实在忙活不过来,又雇个小徒弟,让小徒弟在前头当伙计卖货,二哥两口子在后头做,跟三哥首饰金楼相邻,彼此相互照应,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谁成想好景不长,到庚子年八国联军打破大沽口杀进北京城,天津卫首当其冲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