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洪承畴活着给明朝打工时,就是从品太子太保,死变从三品,有性格。
后来又过
按目击者说法,洪承畴同志被抓之后,非常坚强,表示啥也别说,给刀就行,后来英勇就义,眼睛都没眨,很勇敢,很义气。
所以崇祯很是感动,他亲自主持洪承畴同志追悼会,还给他修坛(明朝最高规格葬礼),以表彰他英勇就义精神。
洪承畴没有就义,他投降。
当然,他刚被俘时候,还是比较坚持原则,没有投降,结果过几天,由于平时没有注意批评和自批评,关键时刻没能挺住,还是投降。
至于他投降后种种传奇,就不说,可以直接跳过,说说他结局。
算用脚趾头想,也能明白,援兵是绝不会到。
要知道,他老人家来,就是救援锦州,能带部队都带,可现在他也被人围住,再去哪里找人救他?
其实洪承畴同志不知道,皇帝陛下也在等,不过他等,不救兵,而是洪承畴死亡通知书。
按史料说法,洪承畴同志被围之后不久,京城这边追悼会什都准备好,家属慰问,发放抚恤,追认光荣,基本上程序都走,就等着洪兄弟为国捐躯。
其实洪承畴原本也这盘算来着,死顶,没法顶,就捐躯。做梦都没想到,他连捐躯都没捐成。
清朝统中原时,洪承畴由于立下大功,干很多工作,有很大贡献,被委以重任,担任要职。
清朝统中原后,洪承畴由于立下大功,干很多工作,有很大贡献,被剥夺切官职,光荣退休。
后来他死,死后追封爵位,三等阿达哈哈番,这是满语,汉语翻译过来,是三等轻车都尉。
如果你不清楚清朝爵位制度,可以解释,高级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每个爵位,又分到三等,等为最高。
男爵再往下等,就是轻车都尉,三等轻车都尉,是轻车都尉中最低等。查下,大致是个从三品级别。
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二十日,在这个值得纪念日子,松山副将夏承德与清军密约,打开城门,洪承畴被俘。
几个月后,无计可施祖大寿终于投降,这次,他是真投降。
自崇祯十三年(1641)至崇祯十五年(1643),明朝和清朝在松山、锦州带会战,以明军失利告终,史称“松锦大战”。
除宁远外,辽东全境陷落,从此,明朝在关外,已无可战。
消息传到北京,照例,崇祯很悲痛,虽然这几年他经常悲痛,但这次,他尤其激动,连续几天都泪流满面,因为他又失去位好同志——洪承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