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杨嗣昌计划,崇祯只说句话:
“用你太晚!”
对于这句话,朝廷许多大臣都认为,是彻彻底底胡扯,无论是杨嗣昌,还是他那个什十面埋伏,都是空口白说,毫无价值,在他们看来,杨嗣昌同志将是第三个被干掉兵部尚书。
然而他们错,如果说在当时世界上,还有个人能够拯救危局,那这个人,只能是杨嗣昌。
两年后,只剩十八个人李自成,和束手投降张献忠,可以充分说明这点。
崇祯见到杨嗣昌时,很忧虑。
局势实在太差,民军闹得太凶,清军打得太狠,两头夹攻,东榔头西棒,实在难于应付,如此下去,亡国是迟早事,怎办?
杨嗣昌只说句,句就够:
“大明若亡,必亡于流贼!”
如果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句话实在准得离谱。
把菜刀,费那大劲干甚?
过好几年,才想明白,高,水平真高。
如果z.sha,按当时状况,算是畏罪,死没准抚恤金都没有,但要上阵杀敌,似乎又没那个胆,索性慢性z.sha,就当自然死亡,还算是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该享受待遇,点不少,老狐狸。
这兄弟不但死得慢,算得也准,清军九月初退兵,他九月初就死,连天都没耽误。
他死,也就拉倒,可是崇祯同志不能拉倒,必须继续招工。
所有转变,都从这刻开始,魏忠贤、清军入侵、民变四起,朝廷争斗,紧张,痛苦
按照杨嗣昌说法,清军或许很强,但短时间内,并没有太大威胁,但如果不尽快解决民军,大明必定崩溃。
简单地说,就是先解决内部矛盾,再解决外部矛盾。
为实现这个意图,杨嗣昌还提出个计划,这个计划在历史上名字,是八个字: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四正,包括湖广、河南、陕西、凤阳,六隅,是指山东、山西、应天、江西、四川、延绥。简单地说,这个优秀计划大致内容,是部垃圾电影名字——十面埋伏。
它大致意思是,全国范围内,设置十个战区,四个主要,六个次要,只要发现民军出现,各地将联合围剿。简而言之,就是划定管辖范围,在谁地方出事,就让谁去管,出事主管,没出事协管。
但榜样在前面,岗位风险太高,说半天,也没人肯干。
左右为难之际,崇祯想到个人。
这个人很孝顺,曾三次上书,请求让自己代替父亲受罚,那是在他决心处罚杨鹤时候。
他还清楚地记得这个人名字——杨嗣昌。
杨嗣昌,字文弱,湖广武陵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