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之前日军逃得太快,查大受路都没捞到几个人,已经憋肚子劲,碰到这股日军后,顿时精神焕发,下重手穷追猛打,转瞬间日军灰飞烟灭,千多人连个水漂都没打,眨眼就没有。
这回日军指挥官们傻眼,原本打算且战且退,现在成有战无退,更为严重是,查大受明显不过瘾,又跟着追过来,越过马山馆,而此时日军大部队还在碧蹄馆,尚未到位。
无可奈何之下,日军指挥官们决定,就在碧蹄馆设伏,攻击明军。
于是当查大受赶到之时,他遇到,是两万余名全副武装,等待已久日军。
已经退无可退,横下条心日军作战十分勇猛,查大受率军冲击多次,没能冲垮敌军,反而逐渐陷入包围,战斗进入僵持状态。
用装弹,放完抡起来就打,这几路下来,估计神仙也扛不住,铁骑之名就此横扫天下。
顺便说句,这种三眼铳今天还有,就在军事博物馆里。每次当看到那些铁榔头时候,都会不禁感叹:科学技术,那真是第战斗力。
有这样装备,加上这千多号人都是李如松亲军,打起仗来十分彪悍,基本上属于亡命之徒。听到李如松命令后,二话不说,操起火铳,向日军发动猛攻。
虽然李如松十分自信,但有点他并不知道——这绝非遭遇战,而是个精心设计圈套。
在平壤战败后,日军对明军产生极大心理恐惧,各地纷纷不战而逃,且全无斗志,为防止全军彻底崩溃,挽回军心,日军大本营经过详细策划,制定个周密诱敌计划。
事已至此,所谓诱敌深入、全歼明军之类宏伟壮志,那是谈不上,能把眼皮底下这三千多人吃掉,已经算是老天保佑。
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打得正热闹时候,李如松来。
具体说来,是先派出小股部队,诱使明军大部队追击,并在王京附近马山馆设下埋伏,待其到来发动总攻,举歼灭。
据日本史料记载,参与该计划日军为第四军和第六军主力,以及其余各军部,总兵力预计为万五千人至两万人,其中诱敌部队千余人,战场指挥官为小西行长、黑田长政、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等人,反正只要没被打残,还能动弹,基本上都来。
行动如期展开,在探听到查大受率军出发消息后,诱敌千余名日军先行出发,前往马山馆,大军分为两路,偃旗息鼓,悄悄过去,打枪不要。
日军预期计划是,千人遭遇明军后,且战且退,将明军引到预定地点,发起总攻。
但事情发展告诉他们,理论和实际总是有差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