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子虚乌有事情,严首辅是国之栋梁,裕王在皇上身边多年,
向对严大人礼遇有加,传言绝不可信。”
这句话恩威并施,先说不得罪你,再讲明老子也不是好惹
,裕王毕竟是裕王,你最好放聪明点。严世蕃自然明白,聊
阵后就走
,高拱却十分清楚,这位仁兄突然上门,
见面就亮凶器,绝不只是为
过过嘴瘾。于是他派人给严世蕃送去
厚礼,这才算把事情摆平。
在高拱看来,保住裕王,就保住切,徐阶死也好,活也好,都不关他
事。
张居正倒是想插脚,可他现在只是个中央大学副校长,才是个正六品
仍然无法得到任何帮助,杨博还活着,他也还是极其讨厌严嵩,但这位仁兄却不愿意也没法掺和进来,因为他有个独特
兴趣爱好——打仗。
张居正后来曾经说过,他最景仰人之
就是杨博,这位仁兄之所以名声在外,是因为他文武兼备,智勇双全,不但担任过国防部长(兵部尚书),以后还干过人事部长(吏部尚书),如此跨专业发展,可谓是复合型人才。
而他最牛次表现,是在与蒙古军队对垒
战场上。
嘉靖三十三年(1554),鞑靼发动十余万大军进犯蓟州,消息传来边军非常恐惧,以为要完蛋。杨博却十分镇定,每天都卷着铺盖在古北口城墙上打地铺,呼呼大睡,睡醒
却也不下去,就在城墙上呆着督战,他不下去,别人也不敢下去,
天到晚都屯在这里,这就可怜
蒙古人,连续打
四天四夜,连墙根都没摸着,只好全部撤走。
战后不久,嘉靖为表彰他功勋,升他为正部级都察院右都御史,兼任兵部尚书,此后他又担任
宣大总督。这
位牛人,之所以没有进入朝廷,天天在边界喝风,除
他本人热爱战争,对政治不感冒之外,也要拜严嵩同志所赐。
由于严世蕃提醒,严嵩对此人戒备万分,每次嘉靖想起杨博,准备召他回来
时候,严大叔不是说他身体不好,就是说边界太忙,他走不开。就这样,杨博在祖国边疆站
十几年岗,就算想帮徐阶
忙也没辙。
而高拱更是老*巨滑,他即不争,也不靠,每天就等着参加嘉靖同志追悼会,然后
夜之间奴隶翻身作主人。
但低调他,却还是引起
严世蕃
注意,此人虽说人品极坏,眼光却着实极准,随着时间
推移,他逐渐发现
高拱
才能和企图,于是他找上
门,并且开门见山:
“听说裕王殿下对家父(严嵩)
直有所不满,不知是否属实?”
这是句要人命
话,而面对着严世蕃
质问,高拱显现出
超凡
反应能力,他镇定地回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