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眼前问题十分棘手:战况危急,距离很远,没有饭吃。
然而戚继光找到个解决问题方法,他下达命令:全军奔袭,台州开饭!
【变阵】
就在胡守仁结束新河战斗,大开酒宴庆祝胜利那夜,戚继光正率军向台州挺进,敌军已经抵达台州,拂晓就会发动进攻,而这个夜晚,是他唯时间,也是唯机会。
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二十七日,经过晚上奔袭,戚继光率军挺进百十里,终于在黎明时分抵达台州城,而此时敌军距离台州还有两里。
丝不安,因为按照之前判断,宁海不过是个陷阱,新河才是聚集倭寇主力目标。然而经过交锋,他才发现这群进犯新河倭寇仅千人而已,如果说敌军主力不在这里,那又会在哪里呢?
答案是宁海。
进犯台州倭寇,原先大都是汪直和徐海手下,跟着这两个人混得时间长,基本上都懂得些兵法,所谓兵不厌诈,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什新鲜玩意。
所以当大家都认为宁海只是诱饵,新河才是进攻对象时,他们却改变策略,只派出部分兵力进犯,而将主力撤回,并隐藏在宁海,等待最佳时机到来。
这招实在高明,确实瞒过很多人,但是在那重重迷雾之后,有个人却始终洞悉着这切。
时间刚刚好,刚刚好。
然而当戚继光命令部队继续前进时候,意想不到情况出现,向听话部下们竟然抗命。
义乌兄弟们罢工,你老人家说好晚上跑路,到台州就能吃饭,现在又出尔反尔,定要先打仗,虽说们实诚,你也不能这忽悠人吧。
事实证明戚继光是有远见,当年他费尽心思定要挑老
作为名不世出优秀将领,戚继光有着很高军事天赋,此等伎俩自然不在话下,从宁海交锋之后,他就意识到这群倭寇并不简单,所以当新河出现敌军通报时候,他并没有亲自带着主力回击,只派出部将胡守仁前去救援,自己则偃旗息鼓,等待着敌人出现。
很快,他预测得到验证。
就在他派出援军第二天下午,紧急军情传来,大股倭寇已经集结准备大举进犯,而他们目标是台州。
到目前为止,敌军动向大体都在戚继光掌握之中,但意外依然发生:由于无法掌握敌人具体方位,戚继光驻地离台州还有上百里,而对手已经兵临城下,留给他时间只有个晚上。
而更严重问题是,你派人去打仗,自然要管饭,但是为确保行动迅捷,当初抵达宁海时候,他戚家军只带三天干粮,此时已经是第三天,军中即将断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