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之路】
朱圣人就是朱熹,要说起这位仁兄,那可真算得上是地球人都知道,知名度无与伦比,连高祖朱元璋都想改家谱,给他当孙子。
可关于他争论也几百年都没消停过,骂他人说他是败类,捧他人说他是圣贤,但无论如何,双方都承认这样点:他是个影响历史人。
朱熹到底是个怎样人?
支持者认为,他是宋明理学标志性人物,是个伟大哲学家。
或许是他诚意终于打动上天,不久之后,它就给王守仁指出那条唯正确道路。
弘治二年(1489),十八岁王守仁离开江西,带着他新婚妻子回老家余姚,在旅途之中,他认识个书生,便结伴而行,闲聊解闷。
交谈中,他提出心中疑问:
“怎样才能成为圣贤呢?”
这位书生思虑良久,说出四个字答案:
跟王华交代?
岳父大人满头冒汗,打发手下所有人出去寻找,可怎找也找不到,全家人急得连寻死心都有。直到第二天早晨,他们才在城郊所道观里找到王守仁,大家都十分激动。
可是失踪天王守仁却点都不激动,他惊讶地看着那些满身大汗人们,说出他疑问:
“找干啥?”
原来这位兄弟结婚那天出来闲逛,看见个道观,便进去和道士聊天,越聊越起劲,就开始学道士打坐,这打就是天。直到来人提醒,他才想起昨天还有件事情没有做。
反对者认为,他是宋明理学标志性人物,是禁锢思想罪魁祸首。
“格物穷理。”
“何意?”
书生笑:
“你回去看朱圣人书,自然就知道。”
王守仁欣喜若狂,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答案。
无论如何,王守仁还是成功地结婚,讨老婆成家,他逸事也由此传遍洪都,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怪人。
王守仁不是个怪人,那些嘲笑他人并不知道,这个看似怪异少年是个意志坚定,说到做到人,四书五经早已让他感到厌倦,科举做官他也不在乎,十七岁他就这样为自己人生定下唯目标——做圣贤。
有理想是好,可是王兄弟挑这个理想可操作性实在不高,毕竟之前除若干疯子精神病自称实现该理想之外,大家公认也就那两三个人,如孔某、孟某等。
王守仁自己也摸不着头脑,所以他出没于佛寺道院,希望从和尚道士身上寻找成为圣贤灵感。但除学会念经打坐之外,连圣贤影子也没看到。他没有灰心丧气,仍然不断地追寻着圣贤之道。
终归是会找到方法,王守仁坚信这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