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个表哥就是李文忠。
李文忠是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名将,甚至有人认为他军事能力已经超过常遇春,与李文忠在起,除打仗外,也没有什可谈。这段经历让朱棣受益匪浅,他学到很多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军事经验。
此外,他还有个收获,那就是李文忠儿子李景隆。由于李文忠比朱棣要大很多,李文忠儿子李景隆自然就成为朱棣伙伴。
幼年时经历使得朱棣早熟,在经过段时间交往讨论后,他清楚地认识到—
个养子,粗略加下,这些人足够个加强排兵力。
如果朱元璋检阅这支朱家军时喊声儿子,朱棣被叫到几率大概是四十到五十分之。
何苦生在帝王家啊。
和太子朱标比起来,朱棣教育也很成问题,他应该没有受过系统托儿所和幼儿园教育,在他童年时,正是朱元璋抢地盘黄金时期,除太子外,朱元璋顾不上其他儿子教育问题,而且当时朱元璋手下最多是士兵和将领,可做老师文人并不多。除寥寥几个像李善长这样主动来投奔人外,大部分文人都是被“请”来。
这个请字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威胁、拐骗、绑架等不同方式,如刘基、叶琛、章溢等都是被这样“请”来。读书人混碗饭吃还是容易,大可不必去造反。
这就注定朱棣从小整日见到都是那些拿着明晃晃刀剑、穿着厚重铠甲出入将领和缺手缺脚、身负重伤士兵,耳中终日听到都是什今天砍几个脑袋、昨天抢多少东西之类儿童不宜话语。慢慢,他也被同化。
即使在环境变好后,朱棣也从来都不是朱元璋教育重点对象,没有像宋濂那样学者去教导他,他虽有皇子名号,却似乎并没有皇子尊容。如果要以学习成绩来划分话,皇太子朱标就是班里优等生,而朱棣则是不用功读书社会青年。
毛**曾经对朱棣文化程度有过个评价——半文盲,当然这个文盲不是指不识字,而是相对于当时皇家教育水平而言。就史料和朱棣批改奏章来看,这个评价是比较中肯,他确实没有什文采,甚至还不如当年失学青年,后来自学成才者朱重八。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优等生往往干不过社会青年,这也是不争事实。
与他哥哥不同,在成长岁月里,他经常和武将们混在起,似乎谈论战场上事情才能引起他兴趣。另外,他和他个表哥关系也很好,时常同出游,按说他表哥也是皇亲国戚,应该不会给他什坏影响,可问题在于这位表哥主抓工作比较特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