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虽然文弱,到底是自己哥哥,长兄为父,论资排辈,心理上还说得过去,毕竟人家参加工作早,可那个十五岁小毛孩居然也敢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无论如何想不通,无论如何办不到!
但这是事实,旦父亲死去,这个小孩子就会成为帝国皇位继任者,到时不管自己是否愿意,都将跪倒在这个人面前,发誓效忠于他。他懂得什,即无战功,又无政绩,凭什当皇帝?
人生最痛苦地方不在于有个悲惨结局,而在于知道结局却无法改变。
如果说之前朱棣只是抱怨,那朱允炆继位后朱棣就是真准备图谋不轨。用法律术语来说,这是个从犯罪预想到犯罪预备过程。
但朱棣可以不服气,却不能不服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太祖决定对北元再次发动远征,主帅仍然是朱棣。这也是朱元璋生中制定最后个作战计划。
明显,朱导演并无意换人。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满怀抱负朱棣可能最终会成为朱标好弟弟,国家边界守护者,他能力将用来为国效力,他野心将随着时光流逝被永远埋葬。
就在看似事情已经定局情况下,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标死使得切似乎都有转机。
朱标死,主角位置终于空出来,时机到!
朱标儿子朱允炆不过是个毫无经验、年幼无知少年,这样人怎能承担帝国发展重任,换人吧,也该搞个公开招考之类玩意。退步说,就算不搞公开竞争,也该给个抓阄机会啊,老爹,不能再搞言堂,多少给点m;主吧。
他真老,青年时代意气风发,纵马驰奔只能在脑海中回味。但他意识还很清楚,必须在自己死之前把所有事情都解决掉,这样大明帝国才能不断延续下去,永远强大繁荣。国内问题已经解决,但卓越军事直觉告诉他,北元仍然是国家最强大敌人,定要把这个邻居连根拔除!
而朱棣当任不让地成为统帅,虽然他已经不再愿意去干这些活,毕竟自己只是打工,每个月按时拿
朱棣曾经有过无限期待,他相信只要公开竞争,自己是很有优势,那个小毛孩子懂得什,论处理政事出兵打仗,谁能比得上!当然,宁王打仗也很厉害,不过他只是介武夫,这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家伙也想继承皇位?
除,还有谁!
然而出乎他意料,朱元璋对朱标深厚感情使得他又次搞暗箱操作,他真任命只有十五岁朱允炆为太子。
白干,这下真是白干。
【等待时机到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