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在攻克山西后,徐达带领军队继续进攻陕西,此时陕西是由地主武装李思齐和张良弼等人镇守,中国历史上,由于地形问题,大凡从山西进攻陕西,都是极为艰苦,难以攻下。从最初秦国据守函谷关据六国,到后来日本人侵略中国,拚老命,却始终无法踏入陕西步。
但这次情况不同。
李思齐身经百战,但他并不想打仗,他对元朝很难说有什深厚感情,他组织军队对抗起义军,说到底不过是怕那些泥腿子抢自家粮食。所以当徐达军进攻时,他退再退,直退到临洮,感觉戏也演够,对元朝有交代,就投降。而张良弼和他弟弟张良臣可谓是不识时务,先降后叛,坚守庆阳,后被徐达讨平,终究没有掀起什大风浪。
至此,陕西和山西平定,北方大部地区落入明军之手,为后来与元决战做好准备。
是他时间也不敢动弹。
十二月四日,常遇春经过三天观察和思考,对徐达说出自己意见:“军步兵未到达,如果只以现在这些骑兵与敌人对攻,只会增加自己伤亡,不如选择深夜偷袭敌营。”(骑兵虽集,步卒未至,骤战必多杀伤,夜劫之可得志)
这个意见毫无疑问是正确,常遇春实在是代名将,眼光独到,判断准确。似乎是天助徐达,就在这个时候,太原守将豁鼻马派使者投降,并表示愿意充当内应(这应该算是个蒙*)。
切都预备好,马已喂好,刀已磨亮,只等晚上动手。
当天晚上,王保保没有睡觉(算他运气好),这个爱学习人,此刻正坐于军营之中秉烛夜读兵书,突然听见外面喊声大作,他心知不妙,当机立断,毅然决定逃跑,逃跑时颇为狼狈,光着只脚跑出大营,匆忙骑上匹马,就飞奔出营。
新王朝对旧王朝都有赶尽杀绝习惯,如南宋残余部队逃到崖山(今广东新会),元朝军队还不放过
您问那十万大军怎办?连鞋都不要,还要军队干什?可见名将就是名将,懂得权衡利弊,毕竟自己命最重要,所谓千军易得,将难求嘛。
可那十万大军没有主帅,就像没头苍蝇,四万人被歼灭,余者全部逃散,王保保在卫队保护下口气逃出上百里,可是常遇春并没有放过他。
常遇春深知除恶务尽道理,连夜出击,王保保叫苦不迭,边逃边战,等他逃往大同时,他身边只剩下十八名侍卫。而常遇春口气追击到忻州才撤回。
这是场真正歼灭战,也是中原骑兵对蒙古骑兵第次大胜。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