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其他园区,项目和项目之间比较紧凑,或者有其他商铺之类穿插,那游客们可以边逛边走,体验还比较好。
而这边就个孤零零过山车,过山车和惊悸旅舍原本项目之间什都没有,对游客来说肯定是种折磨。
裴谦觉得这个战略应该还是可以发挥些作用。
但是观光车开段距离之后,裴谦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
怎
毕竟之前他把预算拉得很高,又限制过山车高度不能太高,陈康拓他们发散思维想到室内过山车这个点子,其实并不奇怪。
只不过他们这个原创IP具体是怎个原创法呢?
还是得现场看才知道。
观光车继续前行,很快就看到这个室内过山车项目外部场景。
它离惊悸旅舍主园区稍微有点远,中间预留很大空间,为之后留下很好可拓展性。
指引,广告词也都比较简洁,诸如“独无二室内过山车”、“原创IP、互动式剧情带来独特体验”、“相信,你不会只来次”之类。
上面还画着个黑色过山车路线图剪影,看起来有点错综复杂,让人难以猜到具体线路。
陈康拓稍显骄傲地介绍道:“裴总,这是和郝琼给过山车项目设计广告牌。”
“室内过山车相比于传统过山车而言,有几大优势。”
“比如,不会受到天气影响,不论是大风还是雨雪天气都可以正常开放,温度高低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如果过山车和惊悸旅舍园区紧挨着话,想要在中间穿插些其他小项目或者商铺就非常困难,而且也会显得很挤,不那大气。
惊悸旅舍开在老工业区这边,也算是京州支持重点项目,地方不是问题。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理由。
实际上裴谦之所以在当时规划时候特意要求过山车离惊悸旅舍原有项目尽可能地远,主要还是因为怕惊悸旅舍人流量把过山车也给带火,所以要保持距离。
虽说惊悸旅舍内有观光车、平衡车等各种交通工具,但如果在人流量比较大情况下,可能还是有些人需要腿着过来。
“便于讲故事、做题材,室内过山车更容易营造种相对真实场景,给人种穿越感觉;”
“还有很重要点就是防剧透。”
“室外过山车,刚进游乐园就能看到它整个轨迹,而室内过山车则是整个隐藏起来,哪怕是已经坐上去,也猜不到之后路线,最大限度地保留神秘感。”
“所以这边广告牌也都没有剧透,让游客可以到项目里面再自行体验。”
裴谦微微点头,对于这点他倒是还勉强可以接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