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裴总对此大力支持、大加赞扬。
那裴总目,显然不会像包旭样单纯。
换言之,既然裴总点头,那就说明受苦旅行这个点子在商业上,是有成功可能性,只是包旭被仇恨蒙蔽双眼,暂时还没有看到这种可能性。
“如果按照鸥图手机经验,应该给受苦旅行加入更多附加价值。”
“加点什附加价值呢
受苦旅行想要成功,就得复制这个模式。
虽说包旭第目标不是为赚钱,但他也不想故意赔钱。
如果受苦旅行做得特别失败,那来参加人只会越来越少,人流量断,那快乐之源不就没有吗?
相反,如果受苦旅行办得红火起来,就可以去买更多训练基地,继续扩大规模,以后接收就不只是20人,也可能是100人、200人甚至更多,业务也可以遍布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
那岂不是多倍快乐?
挂电话之后,包旭陷入沉思。
不得不说,闵静超说得确实很有道理,受苦旅行目前这个商业模式实在是不怎成熟,有点两头不沾意思。
可能是前两期主要是以腾达内部员工为主,顶多加几个抽奖抽来免费名额,所以让包旭在这方面失去敏锐性。
而且,自从受苦旅行开办以来,包旭主要精力也全都放在日常训练和出游时各项细节上,整天想着如何给大家带来更好受苦体验,所以对商业模式这方面有点欠考虑。
每个人三万五价格,对包旭而言已经是尽可能降到最低,但这并不是个好定价。
当然,现在想那些为时尚早,反正只要受苦旅行能火起来,能获得足够关注和名气,根本就不用愁赚钱问题。
所以对包旭来说,这个商业模式还是得好好考虑番。
现在关键是想通个问题:受苦旅行到底有什不可替代性?
除“受苦”这个标签之外,还能不能从它身上挖出点更有价值东西来?
包旭当初提出创办受苦旅行,目很单纯,就是安排腾达各部门负责人们。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基本上不会有来受苦旅行需求,这笔钱不论是报旅行团还是自由行,都能玩得很开心,完全不必要来受苦。
对于有钱人来说,时间更加宝贵。在长达两个月旅行时间面前,其实三万和五万区别也没有很大。
关键是受苦旅行能不能给他们提供独无二体验?
这就像当初鸥图手机定价样,款堆料手机成本在这摆着,正常定价话,穷人买不起,富人看不上,这就尬住。
而常友当时在裴总指导下,为鸥图手机加入很多附加价值,这才成功盘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