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数次出仕为相,又数次归隐。他生历事玄、肃、代、德四位皇帝,四落四起,积功累封邺县侯。
除李泌之外,在安史之乱中还涌现出另外位传奇人物。此人并非中土人士,而是位景僧,名叫伊斯。伊斯眼光卓绝不凡。他活跃于郭子仪帐下,在军中充当谋士,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同朔方节度副使,试殿中监,赐紫袈裟。波斯寺于天宝四年改称大秦寺,景教在大唐境内发展达到巅峰。建中二年,伊斯在大秦寺院中立下块石碑,起名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用以纪念景教传入中土艰难历程。此碑流传千年,直到今日。
但无论李泌还是伊斯,若论起命运之跌宕起伏,皆不如元载来得传奇。天宝三载之后,此人仕途路平顺,且以寒微之身,迎娶王忠嗣之女王韫秀,时哄传为奇谈。安史之乱开始后,元载趁时而动,抓紧每个机会,获得肃宗李亨格外器重,跻身朝廷高层。在肃宗去世后,他又勾结权宦李辅国,终于登上相位,成为代宗朝举足轻重大臣,独揽大权。就连李泌,也没办法与之抗衡。
不过元载专权之后,纳受赃私,tf奢靡,行事无所顾忌。他妻子、儿子也横行肆虐,骄纵非常。代宗终于忍无可忍,下令将其收捕赐死。元载死后,按大唐律令他妻子可免死,可王韫秀却表示:“王家十三娘子,二十年太原节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谁能书得长信、昭阳之事?死亦幸矣!”遂与之同死。
但还有另外些人,却没能像他们样,在史书中留下些许痕迹。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在民间忽然出现这样本书,书名叫《安禄山事迹》,署名为华阴县尉姚汝能。不过这位作者生平除这本书之外,完全是片空白,不知他是出于什动机才写下这本书。
这本书记录是安禄山生平,分为上、中、下三卷,其中在下卷里,姚汝能提及这样件事:
天宝十五载七月十五日,叛军接近京城,玄宗率众仓皇逃离长安。行至马嵬坡时,太子李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等人密谋发动兵变,铲除*相杨国忠。在这天,杨国忠在马嵬坡驿站外面碰到几个吐蕃使者,他正在跟他们说话,忽然周围拥出大批士兵,纷纷高呼杨国忠与吐蕃勾结。
杨国忠大惊,正要开口痛斥。在队伍中冲出位叫张小敬骑士,先箭把杨国忠射下马,然后割下他脑袋,把尸体割得残缺不全。
有张小敬带头,士兵们士气大振,鼓作气包围驿站,要求天子处死杨贵妃。玄宗迫于无奈,只得忍痛缢死杨贵妃,诸军这才退开。这,即是著名马嵬坡兵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