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就该听王吉话,装模作样三年?
刘贺选另种方式,直接
天色大亮,他吃不下东西也睡不着,只在温室殿中踱步,希望这份制书能够得到大将军准许——刘贺非但给霍光加三千户,连他子侄霍禹、霍云、霍山,以及众女婿侄婿孙婿,都统统赐关内侯,够意思罢?
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王吉最后带回,却是尚书台和两府再度封还制书消息。
“大将军以为,如今五将军及十余万将士正在出塞与胡虏交战,前线士卒未赏而朝中无功之人受赐,此事不妥,恐伤军心。”
听上去确实很有道理,但刘贺不想听其解释,他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破天荒想认真做次事,却被尚书台无情驳回上面。
怎,照抄还不给过?刘贺委屈极。
群臣?”
他那会没看清局面,只赏霍光,去昌邑迎立田广明、丙吉、刘德,在灞上相迎便乐成、金赏这六人。
大批老臣和实权九卿,就被刘贺无视,如今刘贺羽翼尽散,成孤家寡人,这才意识到他们重要性。
虽然当时没顾上,但可以亡羊补牢啊!也不难,照着孝文皇帝答卷抄就是,这谁不会啊。
于是刘贺再度恢复斗志:“朕借着刚刚谒高庙由头,再度赏赐如何?”
天子制诏也要过尚书台大司马大将军那关才能往下发,这是谁立制度?孝武皇帝还是想以此揽权霍光?
他时勃然大怒,抽剑斩案几:“大汉有尚书台、大将军,还用得着朕这个天子?朕不做,朕回昌邑去算!”
,bao怒后是深深无力,这腆着脸讨好霍光和群臣制诏都被否,看来大将军是真想让他“垂拱而治”啊。
王吉也退缩,再度老调重弹,请求刘贺“三年不言”,这次刘贺不耐烦地轰走他。
能想法子都试过,处处碰壁,他俨然成被关在未央宫里囚徒,天子之声局限于尺寸之地,难以发音。
“陛下英明!”
王吉也没有察觉其中不妥,他和龚遂确实都力劝刘贺善遇先帝大臣,看上去没毛病。
而石显俨然成刘贺身边第智囊,提议道:“这次不能漏人,中朝将军和九卿皆当受赏,尤其要厚遇典属国苏武。他从匈奴回来后,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甚至连燕王和匈奴人都为苏公叫屈。”
“厚赏苏武,可以让朝中孤臣老臣对陛下改前观,站到陛下这边来。”
说干就干,刘贺这夜就不作,秉烛拟名单,立草稿,与王吉、石显商量半天,还真有点办政务感觉,确实有些意思啊,次日仔细斟酌后,让王吉将制书送去尚书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