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弘确实解读出传中要表达东西,贯长卿没有表明意见,看向另外两名弟子:“汝等以为如何?”
“道远做得好。”解延年拊掌赞同任弘之言。
“虽在河间,但也听说自从长安放置避雷针后,春夏时虽有雷击,却没有造成火灾,而没有安放避雷针地方却遭灾。”
“听闻此事后,连河间王都开始在宫殿、宗庙上安置避
有两位鲁国大夫作过预言,都认为,彗星出现于大火方位,表示火灾将发生在宋、卫、陈、郑之分野。郑国人裨灶也如此认为,他对郑国执政子产说,宋、卫、陈、郑四国将同日发生火灾,如用种宝物祭神,郑国可以免灾。可是子产不给,还说这样番话。”
“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哪里懂得天道?这个人每逢有异样天象和气候,都扬言将有大灾,难道不会偶尔也说中?遂不与宝物,郑国亦不曾遭火灾。”
贯长卿经过半个月相处,对任弘最初疑虑已经慢慢放下,不考虑他君侯身份,这就是个聪慧且好学弟子啊,常能举反三,不过他也发现,任弘在学习时,总会对传中那些与他观点贴近内容十分上心,刻意强调出来。
“所以道远认为,天象与人事无关,天人应相分?”
“学生不敢妄言完全无关。”
任弘朝贯长卿作揖,他也没有直接否定灾异与人事关系,因为这玩意想要证伪是极其麻烦。去年冬天,任弘费好大劲,才侥幸引下雷电,暂时让博士弟子们闭嘴。只要对方暂时不要以灾异为借口来阻扰国事,任弘暂时也不想去做这类费力不讨好事,只将这段重点,往积极人事应对上落。
“传中说,郑国还没有发生火灾以前,里析告诉子产,若想避免这场灾异,最好办法就是迁都,罢免大臣。”
“但子产并未因为谣言而逃避,他着手做许多准备,停止容易失火市场,派府人、库人各自戒备自己辖区范围以防火。命令司宫戒备,迁出先公宫女,安置在火烧不到地方。司马、司寇排列在火道上,到处以水救火。灾后登记被烧房屋,减免百姓赋税,重建其居室,所以火灾造成伤害不大。”
“反观陈国,虽然祈祷而不救火,许国则是不慰问火灾,君子因此而知道陈国、许国将先被灭亡。天灾或许难以避免,但如何应对防治,灾后如何善后,才是该考虑事。”
任弘道:“子产态度,就是学生态度。比如去年冬天,相比于齐学诸生危言耸听,因为些不知缘由灾异就耽误该做国事,还不如寻找雷击缘由,积极去避免雷击之事,故于殿堂安放避雷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