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弘觉得,事情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看来匈奴内部,也并非铁板块啊!”
利用乌孙威慑匈奴只是开胃菜,他真正计划,可以开始。
任弘让人准备笔砚简牍,他打算写封信,封给右谷蠡王和日逐王先贤掸信。
“但却要这信,落到伊吾王、蒲阴王,这两位右贤王亲信手中。”
替肥王和右大将带去“和平”解释外,还应任弘之请,替他打探虚实。
“匈奴已从僮仆都尉处知晓龟兹、轮台之事,为首右谷蠡王自是十分震怒。不过他们也是绕远路才到渠犁,兵不多,六千余骑而已,所以也不愿与乌孙彻底翻脸,便放回来,并要求乌孙立刻退出龟兹、轮台。”
任弘十分珍惜这情报:“果然是右谷蠡王亲自出兵?”
右谷蠡王是匈奴六角王之,相当于右地二把手,地位仅次于右贤王。右谷蠡王驻牧地在天山以北,后世乌鲁木齐附近,实力强大,部众四万余,麾下控弦之士上万。
不过这次右谷蠡王似乎只带小部分人来,当然,也可能是其余部众游弋于孔雀河中游,保护从山国后撤回右地道路,提防汉军援兵抵达。
任弘心里第二份锦囊,是离间计。
不过,虽然匈奴受汉影响很深,传示各国国书也用汉文,但伊吾王、蒲阴王这两个小王身边,有通汉字人?
乌孙译长回答道:“有,蒲阴王身边就时常带着名降于右贤王汉人官吏,其汉名……”
译长仔细想好会,才想起来:“对,他叫‘吴宗年’!”
任弘笔,下子就僵住。
译长继续告诉任弘他知道情报:“到达时,右谷蠡王亲自带兵看着渠犁,而从西面围攻铁门关,则是伊吾王、蒲阴王。”
这两王驻牧地则在后世哈密市地域内,如众星捧月般,环绕着位于巴里坤草原右贤王庭,相当于右贤王下属。
他们常派人南下截断楼兰道,去年袭击奚充国,就是蒲阴王部下。
不比强大右谷蠡王,伊吾王、蒲阴王作为右贤王附庸,更为弱小,大概把整个部落男丁都拉上,才凑四千骑。
因为不是右谷蠡王嫡系,还被安排去啃铁门硬骨头,而右谷蠡王精锐则在渠犁看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